鳌背摘芙蓉,翻身落翠浓。
豪情携铁笛,吹响石门松。
草长荒樵径,云归敛夕容。
曲终空万籁,暝色遍诸峰。

【解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前两句写诗人在龙岭憩息,听到霁峰吹笛;后两句写诗人看到翠竹如云,感到豪情壮志难抒胸臆。

【答案】

译文:

我来到龙岭上歇息,听到霁峰上传来阵阵悠扬的笛声。

从鳌背上摘取芙蓉花,翻身落入浓绿之中。

我带着豪情携铁笛,吹响石门松涛声。

草长得高长荒废樵夫小径,傍晚天空中云朵收拢,显得更加美丽。

曲调结束万籁俱寂,黄昏的景色笼罩诸峰。

赏析:“下龙”“憩石”是本诗的题眼。“下龙”指下龙溪,即今流经龙游境内的大溪。“憩石”指憩石亭、石林寺,皆在龙游县城附近。作者在游览过程中,被大自然的美所陶醉,遂驻足憩息。“霁”指雨过天晴,日出雾散。“霁峰”是说雨后的山,雨后山色分外明净。“听霁峰吹笛”,写出了作者听到笛声时的心情。

“鳌背”句:用夸张手法描写山峰高峻陡峭,如同巨大的鳌鱼背着一座座青翠的山峰。“摘芙蓉”,比喻山峰高耸入云。“芙蓉”,一种水生植物,其茎叶肥大,花朵鲜艳。此处用来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端,犹如芙蓉出水。

“翻身”句:写山势之险峻,好像一只巨大的鳖正在翻身,将翠绿的山林压得更加郁郁葱葱。“翻身落翠浓”一句,既写其形,又写其势。

“铁笛”句:用典,出自唐代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的名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铁笛”是指铁笛子的笛子和笛子的声音。这里以铁笛之声形容山间松涛之声。

“草长”句:写诗人看到一片茂密的草丛,而樵夫却已回家去了,只剩下空寂无人的山道。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云归敛夕容”:写云彩收拢夕阳,天色渐渐昏暗。这是一首写山水之美的诗歌,它通过描写美丽的山水风光,展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