罨湘城匹马辞乡,登第不胜怀,十载春明怨牢落;
莽晋水哀鸿满地,活民将有赖,一天秋月黯盂兰。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罨湘城匹马辞乡,登第不胜怀,十载春明怨牢落。”
- 罨(yǎn):古地名,这里指代某个地点。
- 湘城:可能是指湖南的某座城市,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故乡。
- 匹马辞乡:形容离开家乡时的孤独和不舍。
- 登第:科举考试中考取功名的意思。
- 不胜怀:无法抑制的怀念之情。
- 十载春明:十年间,春明可能是李云章生活或工作过的一个地方,也可能是他心系之地。
- 怨牢落: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岁月的留恋。
第二句:“莽晋水哀鸿满地,活民将有赖,一天秋月黯盂兰。”
- 莽晋水:指的是宽阔的江流,暗指宽广的视野或是深沉的情感。
- 哀鸿:泛指灾后流亡、流离失所的鸟兽,这里用来比喻战乱或灾难后的哀愁。
- 活民将有赖:暗示了希望和期待,表明有人需要这种希望和力量。
- 一天秋月黯盂兰:秋天的月亮显得暗淡无光,盂兰是佛教纪念祖先的活动,这里可能隐喻着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译文:
李云章大令在辞去家乡时,心情复杂,因为科举成功而满怀喜悦,但同时也因为长时间的离别而心生哀愁。在广阔的湘江旁,看到无数悲伤的鸟儿,他感受到了人民生活的艰难。而在秋夜的月光下,他想起了盂兰节,那是对已逝亲人的追思和祭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即将步入仕途的人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是对于新生活的欣喜和对未来的期待,另一方面是对过去的留恋以及对家人的思念。通过对比“登第胜怀”与“十载春明怨牢落”,诗人展现了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莽晋水哀鸿满地”一句,用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增强了诗歌的深刻性和感染力。结尾的“一天秋月黯盂兰”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更广泛社会文化背景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