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当贾傅才名,忆江上祠堂,万里每萦香草梦;
此地是燕山旧址,愿湘中子弟,大家争折桂枝来。

【注释】

何人当:谁人应承。贾傅:指贾谊,西汉著名政论家、辞赋家,曾封为长沙王太傅。才名:才能与名声。江上祠堂:指贾谊祠,在长沙。湘中子弟:指湖南的学子。折桂枝:指科举考试及第。

【赏析】

《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借对友人的劝勉,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和激越不平之气。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古者富贵有足以理吾财者,妻有以听吾谋者,吏有受吾令者;今夫贵人之载食焉,吾将何以待之哉?”意思是说:古时候有能够理财的人,妻子能够听自己的计谋,官吏能够接受自己的命令,而如今那些高贵的人却只懂得吃饭,我拿什么来对待他们呢?这里,柳宗元以“古者”与“今夫”,对比鲜明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奢侈腐败的本质。接着,他笔锋一转,从自身落墨:“余悲世俗之不量其力,而经纬其身。”作者痛切地指出:世上的人们总是不能衡量自己的能力,而一味去追求荣华富贵。这种思想在当时是十分进步的,它反映了广大知识分子对于封建统治者奢侈腐化的强烈不满和批判。

作者又进一步指出:现在有些人还幻想通过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达官,但“其真能知人之利者,盖亦寡矣!”这几句话表明了作者对于科举制度的怀疑和否定。他认为只有像陶渊明那样隐居山林,才是真正懂得如何为人处世之道。因此,作者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中而免于祸殃。”意思是说:世间的人都称赞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世间的人都反对他,他也毫不在意。他能够保持内心的平和安宁,不受外界的干扰和影响。这样的态度和精神境界,才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全文语言流畅自然,结构严谨完整。作者以“送”字为题,既表达了对李愿的深情厚意,又巧妙地把文章的中心思想贯穿始终。全文共八段,每段都紧扣主题,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读者逐渐进入了一个深邃的思想境界。同时,作者还善于运用排比手法,加强了文章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例如,在第一段中,作者用三个反问句强调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虚伪和腐败现象;而在第二段中,他又用三个疑问句表达了自己对于科举制度的怀疑和否定。这些排比句式的运用,不仅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活泼,更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