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依然,洒泪重摹秦相碣;
人琴何在,伤心独过海王宫。
【注释】
金石:指秦始皇的石碑。秦相:指秦桧,字太岳,宋徽宗时宰相。海王宫:指《封神演义》中的海龙王三太子敖丙的宫殿,即水晶宫。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秦桧的七言绝句。诗的前半部分写景,用“金石依然”点明作者对秦桧的怀念;后半部分抒情,以“人琴何在”表达作者对秦桧的痛惜之情,并暗喻自己被害的可悲。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金石依然,洒泪重摹秦相碣;
人琴何在,伤心独过海王宫。
【注释】
金石:指秦始皇的石碑。秦相:指秦桧,字太岳,宋徽宗时宰相。海王宫:指《封神演义》中的海龙王三太子敖丙的宫殿,即水晶宫。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秦桧的七言绝句。诗的前半部分写景,用“金石依然”点明作者对秦桧的怀念;后半部分抒情,以“人琴何在”表达作者对秦桧的痛惜之情,并暗喻自己被害的可悲。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望乡思洛下才人”: - 注释:“洛”,洛阳,古代的都城。"洛下"是对洛阳的雅称。在这里指代那些才华横溢的人,他们因为思念家乡而感到悲伤。 - 赏析:“才人”在古代常指有才能的文士或学者,这里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远方家乡中杰出文才者的思念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忧愁。 2. “贾谊上书忧汉室”: - 注释:“贾谊”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曾因上《治安策》被贬为长沙郡太傅
【注释】 1.贾傅:汉贾谊。2.痛哭流涕文章:形容贾谊的文章写得非常动人,使人感动得掉下眼泪。3.西京:指长安,古都城。4.董江都:即董贤,曾为太子家令。5.南楚:指屈原的故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仁呀矣,然而卒逢长患难而不鉴之,以陷于长沙,遂自陨身亡。”6.敝庐:陋室,简陋的书斋。7.屈大夫:屈原,姓屈名平,战国时期楚国人,是辞赋家和政治家
【注释】 定王台:指北宋开宝七年,宋太祖赵匡胤为纪念宋初开国功臣徐温,于开封府东的汴水之畔筑建了一座定王台,并刻石立碑。“绍汉”指继承汉室天下。“四百载”指自唐僖宗逃难至此,至今已有四百年之久。“分藩”指宋朝建立后,封赵氏子孙为诸侯,但后来大部分被剥夺权力。“慈母”指汴河,因为汴河对北宋王朝来说,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养育了整个王朝。“景十三王”指北宋十三位皇帝。“茅土”指封赐的土地和官爵
【注释】 贺曾国荃50寿联:曾国荃为湖南巡抚,字藕初,号廉甫。此联是祝其五十岁生日之词。李邺侯:李泌,唐代名相,字长源。衡岳:衡山,在湖南省南。文潞国:即范文澜,河南人,曾任过河南省长等职。征起:征召、任用。九重三十载:指代帝王,意谓皇帝三十年一换,自己能为百姓再出力三十年。 【赏析】 这首寿联写得很有气魄和气势。上联“天教与黄菊同荣”,意思是说,天公有意要他与黄花菊花一同享受荣誉
山西湖南会馆联 霜威出塞,云色渡河,李太白咏三晋遗风,今日犹如昔日否; 汉口夕阳,洞庭秋水,刘长卿写两湖好句,此乡得似故乡无。 - 霜威出塞,云色渡河:描述的是中国北方辽阔的地理景象,霜和云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痕迹。这里的“霜”指的是秋天,而“云”则可能指的是夏天或春天。这种对比强调了四季更迭、时光流转的主题。 - 李太白咏三晋遗风:李白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洒脱的诗风著称
金陵某庙戏台联 我辈乃水火刀兵余生,稽首效华岳三呼,同报君恩同报国; 今日是长治久安天下,放胆唱升平一阕,半入江风半入云。 注释: 1. 水火刀兵余生:形容历经战乱后幸存下来的生活。 2. 稽首: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或谦卑。 3. 华岳:指华山,位于中国的陕西省,是中国五岳之一。 4. 三呼:多次呼唤,表达敬意。 5. 君恩:对君主的恩德的称呼。 6. 国:国家。 7. 长治久安
【解析】 此诗前两句写塞外风景,后两句写送别之情。 【答案】 译文:在万里沙场之上驰骋,好让金勒马儿自由自在;折一枝杨柳相送,送你生入玉门关。 注释:“奔”“盘”点明出征的地点、时间及方式。“金勒马”即战马,借指将士。“杨柳”是春天里最早开放的树。“生入玉门关”是诗人想象之词,意即希望友人早日凯旋而归。 赏析:这首诗是边塞诗中比较著名的一首。诗题中的“赠某公出塞联”。这里的“公”是指朋友或同僚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 如此青山,片石三生无限恨; 是何黄土,十年双葬可怜人。 ``` 赏析: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观。"如此青山"形容山景美丽壮观,给人一种深远和静谧的感觉。"片石三生无限恨"则是说这块石头经历了三次生死轮回,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怨恨,表达了一种超越生死的情感。而"是何黄土"则引入了一个未知的存在——这片土地,它承载着两个内子的生命
【注释】 麓山之巅:指长沙。 湘水之滨:指洞庭湖。 蒋侯:指三国时刘备,字玄德。 定王台榭:指孙权的故地,即建业城。 贾傅祠堂:指东晋时期名臣贾充之祠。 【赏析】 《汉口长沙会馆联》是一组七言联。上联写“麓山之巅”的“湘水之滨”,描绘出一幅气势磅礴、雄浑壮美的图景。诗人手持长剑,倚靠在茫茫的山巅之上,凝视着前朝那些显赫一时的将帅们,如梅香的功名和威镇四方的蒋侯等。
诗句解析 1 福算晋八旬:这里指的是李鸿章的福气和命运已经达到了八十岁,晋指的是晋升或者达到某种程度。 2. 任多子多孙:意味着拥有众多的孩子和孙子。 3. 齐捧出王母碧桃:比喻家中子孙辈出,如同珍贵的王母碧桃一般珍贵和美丽。 4. 麻姑仙草:传说中麻姑是长寿的象征,这里用麻姑仙草来形容家族中长寿的成员。 5. 寿筵刚二月:指庆祝寿宴刚刚开始。 6. 看难兄难弟
【注释】 长沙:即湖南,因西汉时期长沙郡而得名。 会馆:古代官方为接待使臣、商旅等而设置的场所。 戏台:戏剧演出的场所。 联:指对联,挂在门上的对子。 画舫(fāng):装饰华丽的游船。 潭州:古地名,今属湖南省长沙市。 檀板:檀木制成的拍板乐器。金樽:金色的酒樽。 乐府:汉代音乐官署和文学机关,掌管音乐、舞蹈、百戏及收集整理民间文学。 望湘曲:唐时民谣《湘妃怨》中的一首,内容是说舜帝死后
【注释】 诸:指全国各地。中朝:指朝廷。五丈:指湘阴,即今湖南汨罗江畔,有一座湘阴县衙,左宗棠任县令时曾在此办公。开:修建。 【赏析】 此诗是挽左宗棠之作。左宗棠在湘阴为官期间,修葺了一座丞相祠堂,因此作七言律诗以纪实。首句“风静诸边”,谓当时西北边疆战事平息,各地都安定下来。颔联写左宗棠为国为民的功绩。颈联点明祠堂的由来,“湘阴”乃地名,因建湘阴县衙而得名;湘阴人称湘阴县衙为“中朝”
诗句释义 1 卌年为文字旧交,忆江上同舟,南岳神仙人亦老: - 卌年:二十年前。 - 文字旧交:指过去与郭嵩焘有深厚的文学或文字交流的旧友。 - 忆江上同舟:回忆当年在江上一起航行的日子。 - 南岳神仙:指传说中的南岳衡山,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 人亦老: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青春和活力也逐渐消逝。 2. 万感共艰难时事,属山阳闻笛,西河悲痛我如公: - 万感:形容感慨万千
【注释】 1. 人如黄菊凋残:比喻人像菊花一样,在秋天枯萎凋零。 2. 会中酒寒深:指酒后身体寒冷。 3. 秋黯园林病司马:用“秋黯”形容秋天景色的萧瑟凄凉,借指自己的孤独、悲凉。“病司马”指的是司马相如(西汉文学家,汉武帝时为郎官,曾为汉武帝写《子虚赋》《上林赋》)。 4. 我亦青莲摇落:比喻自己像莲花一样,虽然美丽但易受伤害。 5. 念解衣情重:指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 6.
【注释】 同:和,与。 白头人:指白发的老人。 十五年时:十五年前,即十五年前你我相识的时候。 识我:认识我。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 贾傅祠:东汉贾谊曾为长沙王太傅,后来被贬为湘水使者。 那堪:哪堪,怎能忍受。 黄叶地:指落叶满地。 吊君:指吊唁你。贾傅祠前的黄叶是秋天的景象。 【赏析】 《挽杨某》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同是白头人,记十五年时”,诗人与朋友一同来到岳阳楼下回忆了与朋友相识的往事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概括诗歌的手法和思想情感的基本能力。此题要求考生对诗词句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并分析其内涵。翻译时一定要保持原诗的意思不变。 译文:三月初三是上巳节前,她已度过了六旬大寿,太后以下都是一品夫人。 注释:①三月上已,指阴历三月初三,为古代的上巳节。上巳节是古代在水边祭祀、举行各种活动的日子,人们结伴春游,饮酒赋诗。③辰之前:指农历三月初三之前。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