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石梁百余丈,缥缈丹梯不可上。
匡庐瀑布垂云端,银河倒挂千岩间。
苎溪之水西北来,发源月窟何雄哉。
骊龙正睡老蛟蛰,何人鞭起生风雷。
雪山峨峨仆冰柱,冯夷怒击灵鼍鼓。
六鳌鼻额高崔巍,溅玉霏珠自吞吐。
虹桥横跨出天然,元气浑茫绝斤斧。
奔涛忽断咽不流,下穿双穴如咽喉。
须臾溃决势莫御,动摇林壑风飕飗。
万钧强弩齐注射,骅骝顿制金络头。
我来濯缨还洗耳,酌之不异中泠水。
猿啼虎啸车马绝,可怜汨没空山里。
噫嘻乎!
古来贤士轗轲亦如此,必逢困厄声名起。
屈子《离骚》马迁《史》,不得其平应尔尔。
残月辉辉搅醉眠,犹觉泉声撼窗纸。

诗句释义:

  1. 天生桥歌 天台石梁百余丈,缥缈丹梯不可上。 - “天台石梁”指的是传说中的天台山的石桥,其长度超过百丈,高耸入云且神秘莫测,难以攀登。“缥缈”形容桥梁仿佛漂浮在云雾中。

  2. 匡庐瀑布垂云端,银河倒挂千岩间。 - 匡庐,指庐山,以其秀丽的自然景观而著称。瀑布如同从天际垂下,与天上的银河相似,形成一幅壮丽的景象。

  3. 苎溪之水西北来,发源月窟何雄哉。 - 苎溪河源于西北的月窟,这里的“月窟”可能指的是深邃的地下洞穴或天然形成的湖泊。

  4. 骊龙正睡老蛟蛰,何人鞭起生风雷。 - 描述骊龙沉睡时被惊醒的情景,老蛟也处于休眠状态。这里用“鞭”字形象地表达了某种力量唤醒了沉睡中的生物。

  5. 雪山峨峨仆冰柱,冯夷怒击灵鼍鼓。 - 雪山高耸入云,其下的冰柱显得尤为壮观。冯夷(古代传说中的水神)愤怒地敲击着灵鼍鼓,象征着大自然的威猛和力量。

  6. 六鳌鼻额高崔巍,溅玉霏珠自吞吐。 - 六鳌是神话中的六个神兽,它们的鼻额极高且雄伟,能够喷出如玉如珠的水流。

  7. 虹桥横跨出天然,元气浑茫绝斤斧。 - 虹桥连接两岸,自然而成,无需斧凿,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和原始美。

  8. 奔涛忽断咽不流,下穿双穴如咽喉。 - 奔腾的瀑布突然中断,水流不再流淌,下方的两个洞穴如同咽喉般狭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9. 须臾溃决势莫御,动摇林壑风飕飗。 - 瀑布突然溃决,力量之大令人无法抵挡,它摇动着树林和山谷,带来阵阵狂风。

  10. 万钧强弩齐注射,骅骝顿制金络头。 - 强大的弩箭齐发,犹如万钧之力,骏马被射中后立刻被控制,象征着自然的威力和不可抗拒的力量。

  11. 我来濯缨还洗耳,酌之不异中泠水。 - 诗人来到这里洗涤心灵,比喻自己的心境得到了净化,就像喝了中泠水一样清冽。

  12. 猿啼虎啸车马绝,可怜汨没空山里。 - 山林中猿猴的啼叫、老虎的咆哮声让车马都停下,显得空旷而寂静。

  13. 噫嘻乎!古来贤士轗轲亦如此,必逢困厄声名起。 - 感叹自古以来那些遭遇困境但仍能成就名声的贤士们。

  14. 屈子《离骚》马迁《史》,不得其平应尔尔。 - 这是对屈原的《离骚》和司马迁的《史记》的评价,认为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依然保持正直。

  15. 残月辉辉搅醉眠,犹觉泉声撼窗纸。 - 月光残破却明亮,搅扰着诗人的醉眠;泉水声依旧响亮,仿佛能撼动窗户。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之苦的和谐统一。作者通过对天台石梁、匡庐瀑布等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通过对骊龙、冯夷等神话生物的形象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神秘和力量。诗中还融入了历史人物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表达了他们在面对困境时仍保持正直的品质。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