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必贤良书,名不必茂才举。
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
乡里小儿车上舞,大字新衔谒府主。
三年前在廊下趋,白头老儒徒踽踽。
汉家公卿半刀笔,平阳之后有丙吉。
家家小牢祀酂侯,有儿莫读《天人策》。
驷马银鞍金作鱼,何足道哉二千石!
行路难
身不必贤良书,名不必茂才举。
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
乡里小儿车上舞,大字新衔谒府主。
三年前在廊下趋,白头老儒徒踽踽。
汉家公卿半刀笔,平阳之后有丙吉。
家家小牢祀酂侯,有儿莫读《天人策》。
驷马银鞍金作鱼,何足道哉二千石!
赏析:
这首《行路难》是宋代诗人宋琬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和仕途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描述各种人物的生活状态以及自己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对现实不满和对未来迷茫的情绪。首句“身不必贤良书,名不必茂才举”就提出了一个观点:一个人的身份或地位并不能完全代表他的才华与价值,这体现了诗人独立思考的精神。紧接着的诗句“便便饱五经,讵若工三语”,则表达了对于读书人的讽刺,认为那些仅仅掌握经典而缺乏实际能力的人,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这种批判态度,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社会现象的担忧。
诗中的“乡里小儿车上舞,大字新衔谒府主”描绘了一些无知却自得其乐的场景,而“三年前在廊下趋,白头老儒徒踽踽”则是对那些老儒生的刻画,他们虽然满头白发但仍执着地追求名利,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一种无奈和挣扎。
结尾部分,“汉家公卿半刀笔,平阳之后有丙吉”则揭示了官场的黑暗与腐败,而“家家小牢祀酂侯,有儿莫读《天人策》”则反映了人们对于功利主义的追求,以至于忽视了道德修养和知识学习的重要性。
“驷马银鞍金作鱼,何足道哉二千石”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轻蔑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他宁愿拥有高尚的道德品质,也不愿沉溺于世俗的荣华富贵之中。
这首诗通过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批判,展现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对理想的坚持。同时,这首诗也是对封建社会的一种反思和批判,提醒人们要警惕社会的黑暗面,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