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楼雨乍晴。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
空负黄花羞短发,寒衣三浣客心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题时,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绪;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
“九日同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一句的意思是:九日重阳节与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等诸位登上慧光阁饮酒赏菊并分韵赋诗。“塞鸿犹未到芜城”,塞鸿,即雁字。这句诗的意思是:重阳节还没有到来的时候,塞外的大雁还未飞来到达了芜城。塞鸿犹未到芜城,意指重阳节还未到来。载酒登楼雨乍晴,载酒登楼,载酒,带着美酒。雨乍晴,雨刚刚停歇。两句意思是:带着美酒登上楼,雨停了,天气放晴。山色浅深随夕照,山色深浅随着夕阳的余晖在变。山色浅深随夕照,山的颜色由深变浅,随着夕阳的余晖在变化。江流日夜变秋声,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发出秋天的声音。上方钟磬疏林满,上方正中寺里钟声悠扬,树林中稀疏地飘荡着钟磬声。十里笙歌画舫明,十里外画船里传来笙歌声,船灯明亮。空负黄花羞短发,空负黄花而惭愧自己的头发又白又短。空负黄花,空自辜负了菊花的美,自己又老了又白了头发。寒衣三浣客心惊,穿着单薄的寒衣洗了三次还感到心里害怕。寒衣三浣,寒衣穿了三次,还感到害怕。这两句是写诗人登高赏菊,心情愉悦。
赏析:
首联点出“九日”二字。诗人与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等登慧光阁饮酒赏菊,正逢秋雨初晴。塞鸿犹未到芜城,塞鸿,即雁字。这句意思是说:重阳节还未到来的时候,塞外的大雁还未飞来到达了芜城。塞鸿犹未到芜城,意指重阳节还未到来。载酒登楼雨乍晴,载酒,意为“带着美酒”,登楼,登上高楼,雨刚停止,天气放晴。两句意思是:带着美酒登上高楼,雨停了,天气放晴。山色浅深随夕照,山色深浅随着夕阳的余晖在变。山色浅深随夕照,山的颜色由深变浅,随着夕阳的余晖在变化。江流日夜变秋声,江水日夜不停地流动发出秋天的声音。两句是写诗人登山之所见:山上的树木因夕阳照射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上方钟磬疏林满,上方正中寺里钟声悠扬,树林中稀疏地飘荡着钟磬声。两句是写诗人登山之所见:寺庙中的钟磬声在树林中回荡。十里笙歌画舫明,十里外画船里传来笙歌声,船灯明亮。两句是写诗人登山之所见:画舫上的笙歌在江面上回荡。空负黄花羞白发,空自辜负了菊花的美,自己又老了又白了头发。空负黄花,空自辜负了菊花的美,自己又老了又白了头发。这两句是写诗人登高赏菊,心情愉悦。
下联以景衬情。诗人与姜如农、王西樵、程穆倩等一同登高赏菊,兴致勃勃。然而,诗人却无心赏花,只顾自己饮酒作乐。他想到年华易逝,不觉悲从中来,觉得十分羞愧。空负黄花羞短发,空自辜负了菊花的美,自己又老了又白了头发。空负黄花而惭愧自己的头发又白又短。空负黄花羞白发,意指空自辜负了菊花的美,自己又老了又白了头发。寒衣三浣客心惊,穿上单薄的寒衣洗了三次还感到心里害怕。寒衣三浣,寒衣穿了三次,还感到害怕。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的忧虑之情。
这首诗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联。第一联“塞鸿犹未到芜城,载酒登楼雨乍晴”,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的画面:九月的重阳节还未到来的时候,塞外的大雁还未飞来到达了芜城。诗人与姜如农等人一同登高饮酒赏菊,恰逢雨停天晴。第二联“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通过视觉感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山上的树木因夕阳照射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江流日夜不停地流动发出秋天的声音。第三联“上方钟磬疏林满,十里笙歌画舫明”,通过听觉感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寺庙中的钟罄声在树林中回荡;画船上传来笙歌声。第四联“空负黄花羞白发,寒衣三浣客心惊”,通过内心感受描绘了一幅秋景图:诗人因年华易逝而感到惭愧,觉得自己的头发又白又短;穿上单薄的寒衣洗了三次还感到心里害怕。最后以“空负黄花”收尾,既表达诗人对自己衰老的忧虑之情,也表达诗人对人生易逝的感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