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住红螺村,到海王购得,凤纹宝砚。
是红友当年,填词染翰。
重付竹君学士,与词伯经师周旋惯。
康熙丁卯,乾隆丙子,双铭同椠。
赞叹文窗玩,似心太平庵,端溪一片。
才谱罢苏辛,又笺两汉。
我冀附庸风雅,愿下拜南丰心香瓣。
恨在手无玉鸦叉,寸铁不持白战。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万红友凤砚为主题。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人住红螺村,到海王购得,凤纹宝砚。
注释:诗人居住在美丽的红螺村,偶然间在海王那里得到了一只带有凤凰纹饰的珍贵砚台。是红友当年,填词染翰。
注释:这里提到“红友”可能是指文人骚客,他们曾经填词作诗,使用这个砚台来书写文章。重付竹君学士,与词伯经师周旋惯。
注释:诗人将这个珍贵的凤纹宝砚交给了竹君学士(可能是一位学者或文士),因为他与词伯经师(可能是另一位文人或学者)之间有深厚的交往和了解。康熙丁卯,乾隆丙子,双铭同椠。
注释:康熙年间(1662-1722)和乾隆年间(1736-1795),这两位文人曾共同创作诗文。赞叹文窗玩,似心太平庵,端溪一片。
注释:赞美这件文房用品的工艺和美感,它如同心灵的宁静和安详的太平庵一样美好。端溪石是一种著名的砚台材料。才谱罢苏辛,又笺两汉。
注释:诗人刚刚写完了苏轼(苏东坡)和黄庭坚(苏东坡)的作品,又接着写下了汉代两位文学家的文章。我冀附庸风雅,愿下拜南丰心香瓣。
注释:诗人渴望能够追随文人骚客的雅致,向南方丰(南丰)先生学习,并希望得到他的指点和教诲。恨在手无玉鸦叉,寸铁不持白战。
注释:遗憾的是,虽然拥有这样精美的砚台,但手中却没有玉制的笔刷,就像没有一寸铁一样无法用它战斗。
赏析:这首诗以万红友凤砚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文房用品的喜爱和对文人墨客的敬意。诗中既有对文房用品的赞美,也有对诗人自己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文人精神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