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我被囚,甲辰君出走,乙巳日京愤取缔,解归倏异倏同,回首直如前日事;
闽海长司法,首都总农林,长沙选举弭竞争,平议亦趋亦步,伤心忽报此人亡。
【解析】
本诗是一首挽联,上联写宋教仁遇害的时间,下联写其被害后的情况;中间两联用对比的方法,以“闽海长司法”, “首都总农林”和“长沙选举弭竞争,平议亦趋亦步”等词,写出了社会动荡不安、政治黑暗腐败的局面。最后两句,以“伤心忽报此人亡”来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答案】
示例:
上联: 庚子(1900)我被囚,甲辰(1904)君出走。
译文:庚子年(1900年)我被关押,甲辰年(1904年)你逃离而去。
注释:庚子年——指1900年,清政府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辰年——即1904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成立,为推翻清王朝统治而斗争。
赏析:这副对联,上联“庚子我被囚”写作者在庚子年间被清廷所监禁,“甲辰君出走”写作者的挚友宋教仁在辛亥革命前夜离开北京出走。下联“闽海长司法”暗指福建地方官长,“首都总农林”暗喻当时的中央政府大吏都是些贪赃枉法的官员,“长沙选举弭竞争”,暗指当时湖南的选举情况是贿选,“平议亦趋亦步”暗喻当时朝野上下都随波逐流。最后两句“伤心忽报此人亡”,既表达了作者对宋教仁之死的悲痛,又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未竟的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