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注释】
①晓:清晨。
②忆:想念。
③钱塘:今杭州。
④肺生尘:形容思念之切。肺:肺腑;尘:比喻思念之情。
⑤南浦清湘岸:即南浦(今浙江桐乡西南)的清湘(即湘江)。
⑥忽见:忽然看见。
⑦熟视音姿:仔细端详其音容姿态。
⑧熟视音姿疑梦寐:仔细端详其音容姿态,怀疑是梦境。
⑨便惊:就惊讶。
⑩倏然:形容迅速。
⑪惆怅:忧伤,愁苦。
⑫惆怅孤云野鹤身:孤独无依,如野鹤一般飘荡。
【赏析】
《送晓上人归白阁》作于元和九年(公元814年)冬,当时作者被贬谪为江州司马。这首诗描写了送别好友晓上人的情景,表现了对友人离别时的心情。
首联“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回忆自己与晓上人分别时的情事。作者在杭州任刺史时,与晓上人结伴同游西湖,并有《同晓上人游大慈恩寺》诗。此时与晓上人分别,诗人感慨良多,不禁想起当年同游的情景,而如今自己却因得罪权贵被贬谪到江州,心情郁郁不乐。
颔联“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写送别晓上人的情境。“南浦”“清湘”指江边一带。晓上人即将离开杭州返回白阁山的住所,诗人在白阁山下送别他。晓上人是一位高僧,诗人对他的友情很深,临行时不免感到怅惘。
颈联“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是说晓上人虽然远去,但他的音容举止仍使诗人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晓上人刚一离去,周围的景物似乎都充满了生气。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晓上人的怀念之情。
尾联“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写诗人送别的情怀。晓上人刚刚离去,诗人忽然想起他来,仿佛他还在身边一样。而晓上人在千山万水之外,如同孤鹤野鹤一般,没有亲人朋友相伴。这句诗既表达了作者对晓上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又流露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这首诗语言平易自然,但感情真挚感人。通过描述送别的情景,表现了对晓上人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