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阁知谁烧夜香,矮窗灯火试新凉。
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
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概括诗歌情感、赏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全诗,整体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结合选项要求进行具体分析作答。
“秋夕示超然”,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
“殿阁知谁烧夜香”意思是:不知是谁在大殿的阁楼中烧着香。
“矮窗灯火试新凉”意思是:矮窗户上的灯火映照出一片新凉的景象。
“草虫对语僧临砌”意思是:蟋蟀在草堆中对蟋蟀说:“我们来对对子吧!”蟋蟀们围着砖块砌成的台阶下棋。
“露叶翻光月转廊”意思是:露水打湿了叶尖,月光从廊上斜洒下来,树叶闪烁着银光;
“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这两句是诗人对前句的进一步描写。诗人用形象的比喻手法写出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薄和超脱。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意思是:我和你游遍世间,经历各种磨难,但那滋味却长存心间。
【答案】
示例1:秋夕示超然
殿阁谁烧夜香?矮窗新凉试灯火。
蛩鸣砌下僧临阶,露叶廊边月转光。
补缀高风穿袜子,破除清梦一匡床。
与君游遍人间世,折脚铛中滋味长。
译文:
不知是哪座殿堂里有人在烧夜香?矮窗下的灯光映照着新近凉爽的夜空。
蟋蟀在草堆中对着蟋蟀说:“咱们来个对子怎么样?”蟋蟀们围在石头台阶旁下棋。
露珠打湿叶子闪动着银白的光,月光洒满庭院廊道。
把袜子补缀到鞋子里,解除了梦中的烦恼,就像一张方木床上铺盖着竹席。
与你一起游历世间繁华,经历种种磨难,但那滋味却长存心底。
赏析:
此诗写中秋之夜,诗人于寺庙中与友人相聚,共赏明月,吟诗作对,畅叙友情。首联写寺院内之景,颔联写寺中之雅集,颈联写寺中之趣谈,尾联写寺中之闲情。此诗以寺为背景,通过写寺院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感悟。
首联“殿阁知谁烧夜香”写诗人在寺中见到的场景。殿阁,指佛寺中的主要建筑。烧香,佛教习俗。诗人看到寺中有人烧夜香,便感到十分惊讶,于是询问是谁烧香。“不知谁在殿阁烧夜香”一句,既交代了场景,也引出下文。
颔联“矮窗灯火试新凉”写诗人在寺中所见。矮窗,指低矮的窗子。诗人看到窗外的灯火,觉得有些凉意,便点燃了蜡烛。“矮窗”二字,既交代了场景,又渲染了气氛。
颈联“草虫对语僧临砌,露叶翻光月转廊”承颔联而来,写诗人听到的声音。草虫在草堆中对蟋蟀说:“我们来对对子吧!”蟋蟀们围着砖块砌成的台阶下棋。“对语”二字,既交代了声音的来源,又表现了声音的特点。“草虫对语”,既写出了声音的来源,又写出了声音的特点。“草虫对语”,既写出了声音的来源,又写出了声音的特点。
尾联“补缀高风三袜线,破除清梦一匡床”写诗人的感受。诗人看到寺中的袜子被补缀得整整齐齐,就想到自己曾经做过和尚,也曾有过高风亮节。现在自己已经脱离了这个圈子,所以感到有些失落。而梦中却还梦见过一把椅子和一张方木床,这些都是僧人常用的物品。这些物品的出现,让诗人想起了过去的和尚生活。
此诗以寺为背景,通过写寺院内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人生感悟。诗人认为,人生就像一场大梦,只有经历过许多磨难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