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殿谁焚南海香,霭然芬馥扑回廊。
数枝银烛高低照,两个清萤上下光。
风度素秋惊宿鸟,水舂碧涧濯游舫。
栏干独倚无人问,细细孤吟月满堂。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金殿谁焚南海香”,此句是说在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有人烧起了南海的香料,香气扑鼻而来。“金殿”即指皇帝居住的宫殿。“南海香”指南方出产的香料,如沉香、檀香等。“谁”字一语双关,既指皇帝本人,又指那些烧香的人;而“谁焚”二字则表达了一种反讽的意味,暗指这些行为都是虚伪的,没有真正的价值。

“霭然芬馥扑回廊”,这里的“霭然”,是指烟雾弥漫的样子;“芬馥”,是指香气浓郁;“扑回廊”,则是指香气四溢,仿佛有一股力量要将整个回廊都包围起来。这一句描写的是香烟缭绕的场景,给人一种朦胧而又神秘的感觉。

“数枝银烛高低照,两个清萤上下光”,这两句则是对前两句中烟雾弥漫场景的进一步描绘。这里所说的“银烛”,是指蜡烛,而“清萤”则是指萤火虫。通过对比“高”与“低”、“上”与“下”的烛光和萤光,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夜幕降临、灯火阑珊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气氛。

“风度素秋惊宿鸟,水舂碧涧濯游舫”,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秋风拂过树梢,吹落了树叶,使鸟儿感到惊讶。而当水波荡漾时,碧绿的山涧也映入水中,让游船在水中嬉戏。这两句诗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栏干独倚无人问,细细孤吟月满堂”,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我在栏杆旁独自站着,没有人来询问我。我只能默默地对着月亮吟诵诗句,直到月圆人散。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展现了他的才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刻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答案】

金殿谁焚南海香,霭然芬馥扑回廊

此句是说在华贵的大殿里,有人烧起了南海的香料。香气四溢。

数枝银烛高低照,两个清萤上下光

描写夜晚的景色。银烛:蜡烛,泛着银白色的光辉。萤虫:夏夜里发出微光的小飞虫。

风度素秋惊宿鸟,水舂碧涧濯游舫

描写秋天的景色。秋风:秋季的风,带有萧瑟之意。宿鸟:栖息在树上的鸟儿。游舫:水上的小舟。

栏干独倚无人问,细细孤吟月满堂

描写夜晚的景色。栏干:栏杆。独倚:独自倚靠在栏杆上。孤吟:独自吟诵诗词。

译文:

金碧辉煌的大殿上,有人烧起了来自南海的香料,香气扑鼻而来。

数枝银烛在夜色中高低明灭,两个清萤在月光下上下飘飞。

秋风拂过树梢,吹落了树叶,使鸟儿感到惊讶。而当水波荡漾时,碧绿的山涧也映入水中,让游船在水中嬉戏。

我独自倚靠着栏杆,无人来询问我。只能默默地对着月亮吟诵诗句,直到月圆人散。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之作,诗人借景抒情,以物喻志。首联先写皇宫中燃香之事,暗含讽刺之意;颔联写秋夜景色;颈联写游人惊鸟之态及游人戏水之乐;尾联写诗人独倚栏杆的情景。全诗意境优美宁静,语言清新淡雅,富有诗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