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舟植杖首重回,隔岸遥闻津鼓催。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行瞻瑞雾笼双阙,更看神光发五台。
王事幸陪方外乐,为君点笔走风雷。
弃舟植杖首重回,隔岸遥闻津鼓催。
译文:我放下船桨,拄着拐杖重返故乡,隔着河岸听到打鱼人急促地敲着渔船上的木梆子催促归航。
注释:渡江有作,即“渡江有感”,是作者在渡江时所作的一首诗。次韵,是和原诗的韵律相同而用韵不同的意思。植杖首重回,指回归故乡。津鼓,指渡口上敲着的铜锣,以通知船只靠岸。
淮上梅传春信至,江南山逐笑声来。
译文:春天的消息随着梅花从淮河那边传递过来,山间的笑声随着江南的风传来。
指淮河之南。春信,指春天的讯息。淮上梅,指梅花开在淮河以南。笑,是高兴的意思。南朝乐府《西洲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气息。笑声,指山间的鸟鸣声或溪流的声音,也可以用来比喻欢快的笑声。南朝乐府《西洲曲》:“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