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来来去匆匆,可怜侬。
惆怅谢家明月小亭中。
何处见,谁为辨,梦无踪。
那得燕儿衔出一春红。
【注释】
去来 :往来。
匆匆:急忙的样子。
谢家:即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
小亭中:作者曾于谢安的别墅建小亭居住,故称。
燕儿:燕子。
衔:衔取。
一春红:春天的红花,喻指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被弹劾而流放至吉州后所作。此词上片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心情;下片写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情谊。全词情调感伤、凄婉。
去来来去匆匆,可怜侬。
惆怅谢家明月小亭中。
何处见,谁为辨,梦无踪。
那得燕儿衔出一春红。
【注释】
去来 :往来。
匆匆:急忙的样子。
谢家:即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
小亭中:作者曾于谢安的别墅建小亭居住,故称。
燕儿:燕子。
衔:衔取。
一春红:春天的红花,喻指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被弹劾而流放至吉州后所作。此词上片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心情;下片写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情谊。全词情调感伤、凄婉。
集芝麓先生寓园其一 雨过双扉阖,花残景乍清。 心怜三月树,气尽六朝莺。 吟缁迟分斝,谭深费煮羹。 前期还共惜,濠濮少人行。 注释: 1. 雨过双扉阖:雨水过后,两扇门闭合起来,象征着一种宁静和结束。 2. 花残景乍清:花朵凋零,景色显得清新,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美景的怀念。 3. 心怜三月树:心中充满了对春天树木的喜爱,三月正是花开的季节,万物复苏。 4. 气尽六朝莺
注释: 篱笆和槿树都因秋风吹落而悲伤,这秋天的到来在这新的地方显得格外凄凉。 浅深的颜色都充满了韵味,次第排列就像含着笑意的样子。 露水下是庚申节,高天中是甲子人。 看着彼此的脉脉含情,烂漫如天真。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篱笆和槿树在秋日里的悲凉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轮回、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篱槿悲摇落”,篱笆和槿树都是植物,它们在秋天到来的时候都会感到悲伤
【注释】 种菊诗为坦夫赋 其二:种菊花。 无俗性:没有世俗的品性。 转便娟:转为秀丽娇媚。 黄农后:黄巢农民起义军失败后。 青女:指织女星。古人认为织女是七月七日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岂悲时已暮:难道只是悲伤时光已经过去。 所得地犹偏:得到的田地还是不均匀。 萧瑟陶公意:表达出萧瑟的心境。 孤吟费酒钱:独自饮酒,吟诗作乐花费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咏菊的诗。首联“幽花无俗性,寒至转便娟
注释: 1. 藤萝看石上,今夕又焚香。 -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夜晚静谧环境中,独自欣赏藤萝、焚香的情景。藤萝生长在石头上,给人一种自然、宁静的感觉,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焚香,更显得心境平和、宁静。 2. 木榻经年改,罗衣半夜凉。 - 这句描述了诗人长时间躺在木床上的情景。木床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罗衣则是指女子所穿的丝质衣服,在半夜时分感到了凉爽。这里的“凉”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寒冷
次韵赠伯紫 子非今士,萧然一褐宽。 空山吟欲响,古道哭无端。 石瘦池痕浅,霜高水影乾。 远游诚不偶,相语爱新寒。 注释: 1. 之子非今士:这里的“之子”指的是伯紫,“非今士”意味着他不是现在这个时代的士人。 2. 萧然一褐宽:形容伯紫穿着简朴,如同一个宽袍大袖的古代士人。 3. 空山吟欲响:在空旷的山林中吟诵诗句,声音仿佛要传遍整个山谷。 4. 古道哭无端:在古老的道路上行走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送友人归广陵》组诗中的第四首。全诗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诗句释义: 1. 柳渐无堪折(liǔ jiàn wú kān zhé):柳树渐渐没有可以折断的地方,比喻朋友离开后,再相见的机会少,难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 新寒况古城(xīn hán kuàng gōng chéng):新的寒冷天气更添上古城的凄凉
【注释】: ①素:指白芍药。 ②春庭:春天的庭院,即花园。 ③砌(ji砌):台阶。 ④宫梅:宫中的梅花。 ⑤醉好:喜欢。从人习:跟随别人的习惯。 ⑥情多:情感丰富。耐客来:能够承受客人来访。 ⑦翻愁离别处,憔悴是青苔:翻(fān翻)着愁思,是因为离别的地方长满了青苔。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诗人在寓园中看到芍药盛开,便想起与友人相聚赏花的情景;听到初月上宫梅,又想到与友人一起赏梅
【注释】 客心:客居他乡之心。愁不极:忧愁没有尽头。芳草、梅花:分别指春天的花草和冬天的梅花,此处比喻离别。忧危:忧虑危险。观意气:观察人的志向。聚散:指朋友之间的分离或聚集。 潦倒:失意落魄的样子。杨亭酒:即“阳亭酒”。阳亭是晋代王献之任吴兴太守时所建的酒楼名。子荆:作者的朋友王献之(字子荆),曾与作者交游甚密。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作于作者在江州任司马期间。 开头两句
【注释】 雪后送芝麓先生游淮上其一: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逢迎天下惯,严武况斯文。 赏析: “拥褐方怜我,并州又送君。”诗人用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自己对芝麓先生的深情厚谊,以及芝麓的豪爽和慷慨;“江干多断草,雪后见斜曛。”这是写景,也是在表达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帆影藏书卷,衣香乱水云。”这是写景,更是在借景抒情
【注释】 ①赋得送秋兼送客:唐代的科举考试中,“赋”是考试的一种文体,要求考生根据题目写一篇赋文。此诗为考试时所作,所以用“赋得”。送秋兼送客:诗人送友沂还广陵的时候,又感到秋天的来临。 ②一夜悲风起:悲凉的秋风在一夜之间席卷而来。悲风:指凄冷、萧瑟的风。 ③江山又送秋:江山之间又传来了秋季的消息。 ④白杨摇短策:飘摇的树枝和短小的木杖随风摇曳。 ⑤黄叶打轻裘:落叶打在轻薄的衣裳上。
注释: - 天边娇鸟衔红,天边的鸟儿嘴里叼着红色的小鸟。 - 锦堂东,华丽的客厅在东面。 - 愿掷芳心将去,我希望能够将这颗美丽的心灵带走。 - 过帘栊,穿过帘子和门洞。 - 添罗袂,给罗袖添上新的装饰。 - 游轩砌,游玩楼阁的石阶。 - 玉玲珑,玉石雕刻的精致物品。 - 曲曲深深赐绕,曲折蜿蜒的小路环绕在花园中。 - 画屏中,画屏内。 赏析: 这是一首咏人诗
《相见欢·其一 春闺》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女子独守空闺,思念远方丈夫的情感。 译文: 垂杨绿到栏杆边,春天又到了尽头。 看到满院的落花雨,却只能看着它们一点点飘落。 倚画槛,抛绣帖,梦无闲。 最近双袖上沾满了泪痕斑斑。 注释: - 阑干:栏杆。 - 小红悭(qiān):形容花朵凋谢的样子。 - 检取近来双袖泪痕斑斑:检查自己的袖子上,发现有泪水的痕迹。 赏析:
【译文】 半窗残月朦胧,画桥东。 梦里那人愁坐小屏风。 空惹恨,难觅信,恨匆匆。 待把别情珍重托归鸿。 【赏析】 此诗以“梦”为中心词,写一个女子在月夜中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和等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首句“半窗残月朦胧”,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残月如钩,朦胧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为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这种朦胧的美感
注释: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 西风落日登台,眼重开。 无数绕城山色送青来。 古今事,吴越地,几雄才。 一片项王马埒乱云堆。 译文: 西风吹落了夕阳,登上高台,眼前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无数绕城山色送来了青翠的景色。古往今来的事,都是发生在吴越之地,有几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一片乱云堆积的项王马埒,就像一幅混乱的画卷。 赏析: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
【注释】 去来 :往来。 匆匆:急忙的样子。 谢家:即谢安,东晋政治家、诗人。 小亭中:作者曾于谢安的别墅建小亭居住,故称。 燕儿:燕子。 衔:衔取。 一春红:春天的红花,喻指美好时光。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在宋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因被弹劾而流放至吉州后所作。此词上片写自己与友人分别后的惆怅心情;下片写思念之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深切的情谊。全词情调感伤、凄婉
【注释】 ①相见欢:又名“乌夜啼”。词牌名。双调,五十四字,上片两仄韵,下片两平韵。②三生:佛教指前世、今世和来世。③虚负:空自辜负。④韦郎:即李益,唐诗人。《本事诗》载李益曾与张建封同游樊川别墅,有《赠张建封》一诗:“远别愁无际,相逢醉不知。”后来,韦郎成为多情郎的代称。⑤恁匆匆:那么匆忙地。⑥梅开:梅花开放。⑦镜台:梳妆用的台子。 【赏析】 这首词以花木起兴,抒写相思之情。开头两句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内容的理解、概括和赏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词的意思进行理解分析,抓住关键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本题中,“香车刚见帘开”是第一句,意思是说刚刚看到马车进来,“半庭残雪”,是第二句,意思是说庭院里有一半的积雪,这是写景,“留得半庭残雪”是第三句,意思是说把庭院里的积雪都留下了,“印弓鞋”是第四句,意思是说留下了半庭的积雪,在院子里印下了鞋子的痕迹。“端详觑”
【注释】 忒煞:十分、非常。 荼蘼院:荼蘼花,即酴醿(tú lí)花,又名“木槿”。 重门掩:重重的门户都关闭了。 赏析: 此词写春去的匆匆之感和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之情。 上片首句起得突兀,以“忒煞”二字点明时序,突出了春天到来之快,为全词定下了基调。接着三句,由眼前春景生发开去,写红日西坠,暮霭四合,残花凋零,一片萧瑟景象。“怨”字承上启下,把惜春之意融入景物之中,使全词笼罩一层悲凉的氛围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意象分析其情感态度,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的关键词是“黄昏”、“珠帘”、“三叉渡”、“白云尖”,可借助于这些关键字来把握诗句大意及情感。 【答案】 译文:傍晚独自下着珠帘,病恹恹。幸喜眉头常苦梦常甜,三叉渡,三生路。白云尖,惝恍长林斜月、影纤纤。 赏析: ①黄昏独下珠帘:在落日黄昏的时候,独自下着珠帘
相见欢 梦中作 无端踏却轻鸥。 共清游。 梦里居然东海、向西流。 云中屩,风中纛,不能收。 幸喜天鸡初叫、始回头。 注释: - 无端:没有理由或原因。 - 踏却:踩上。 - 清游:清凉的旅游。 - 居然:竟然。 - 云中屩(duǒ):云端的鞋子。屩,古代的一种鞋,用皮革制成。 - 风中纛(dǎo):风中的旗帜。 - 不能收:无法收回。 - 天鸡:即晨鸣的公鸡。 赏析: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光上人送墨梅来求诗还乡” - 注释: 光上人是送墨梅给诗人,请诗人为墨梅写诗。 - 译文: 光上人赠我墨梅,请为我赋诗一首以表达我对故乡的思念。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墨梅的喜爱及对其背后寓意的期待,即通过诗歌表达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南岳有云留不住,东归结伴过湘湄” - 注释: 南岳有难以留住的云,诗人决定东归,与友人一起走过湘江。 - 译文:
【译文】 半窗残月朦胧,画桥东。 梦里那人愁坐小屏风。 空惹恨,难觅信,恨匆匆。 待把别情珍重托归鸿。 【赏析】 此诗以“梦”为中心词,写一个女子在月夜中对远方的恋人的思念和等待。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首句“半窗残月朦胧”,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略带忧郁的夜晚。残月如钩,朦胧的月光洒满了整个房间,为这个静谧的场景增添了一份神秘与期待。这种朦胧的美感
【解析】 本诗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五宗”即五宗派,为佛教中的主要宗派。“语要”指禅宗语录。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禅宗的崇敬之情。“薝卜花香已零落”,薝卜花(一种香草)已经凋谢,比喻佛法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败。“旃檀塔坐更尘埃”,旃檀塔(佛塔)被尘土覆盖,比喻佛教教义在现实中逐渐失去光泽。“钝根厌看摩挲去”,迟钝的根茎不喜欢被人触摸,这里比喻那些不觉悟的人不愿接受真理
诗句释义: 1. 近闻禅寂似丛林,总众能为世所钦。 注释:最近听说禅静的修习就像森林一样,总能够赢得世人的尊重和钦佩。 2. 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注释:无论世间有多少诱惑和困难,都不能磨灭我们坚持真理的决心与行为,即使身处逆境,也始终保持着一颗坚定不变的心。 3. 衣今椹色如栗色,语未吴音变楚音。 注释:现在的衣服颜色如同栗子那样深沉
注释: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 西风落日登台,眼重开。 无数绕城山色送青来。 古今事,吴越地,几雄才。 一片项王马埒乱云堆。 译文: 西风吹落了夕阳,登上高台,眼前的景象让人眼花缭乱。无数绕城山色送来了青翠的景色。古往今来的事,都是发生在吴越之地,有几位杰出的英雄人物。一片乱云堆积的项王马埒,就像一幅混乱的画卷。 赏析: 《相见欢 其二 吴兴感事》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绅的《赠道法师》。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道公胆大过身躯,敢逆龙鳞上谏书。 注释:道法师胆子非常大,甚至超过了自己的身体,敢于违抗龙王的鳞甲,向皇帝上书提出谏言。 2. 独欲袒肩担佛法,故甘引颈受诛锄。 注释:他独自愿意敞开肩膀承担佛教教义,因此心甘情愿地接受诛杀和铲除的命运。 3. 三年窜逐心无愧,万里归来貌不枯。 注释:在被流放的三年里,他内心没有丝毫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