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等闲酬客问,碌砖抛出亦光生。
欲凭妙语分宾主,须识尘机有浊清。
麟角誉高推独步,石头路滑苦难行。
草庵依旧青松下,睡起晴窗拨眼明。
注释:
兀坐:端坐,静坐。酬客问:回答客人的提问。碌砖抛出亦光生:用碌砖掷出也有光泽产生。分宾主:辨别宾客和主人。须识尘机有浊清:必须识别世间的是非好坏。麟角:麒麟的角,比喻珍贵的东西。石头路滑苦难行:形容道路艰险难行。草庵:茅屋。青松:青翠的小松树。拨眼明:用手擦眼睛以使视线更加明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石头顿斧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首联“兀坐等闲酬客问,碌砖抛出亦光生”描绘了诗人在石头顿斧亭静坐等待客人来问的场景。诗人端坐在石头上,静静地等待着客人的到来。当他听到客人的提问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他用碌砖掷出,也产生了光泽。这两句诗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机智和才华,同时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颔联“欲凭妙语分宾主,须识尘机有浊清”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他想要用巧妙的话语来区分宾客和主人,但他必须识别世间的是非好坏。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妙语”比作“麟角”,将“分宾主”比作“石头路滑”。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世态炎凉、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
颈联“麟角誉高推独步,石头路滑苦难行”进一步展开了诗人的议论。麒麟的角被赞誉为高贵无比,而石头的道路却因为艰险难行而难以通行。这两句诗既赞美了麒麟的高贵,又讽刺了石头的路艰险。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事物的观察,也体现了他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尾联“草庵依旧青松下,睡起晴窗拨眼明”是全诗的总结。诗人回到了自己的草庵,看到青松依旧,感到心旷神怡。当太阳升起,阳光照进窗户,他的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展示了他的心境和情感的变化。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内涵,给人以启示和思考。它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哲学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