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火机锋上,那容着意根。
透情名出世,离念是知恩。

明白庵六首,其三

“石火机锋上,那容着意根。透情名出世,离念是知恩。”这组诗出自宋代诗人释德洪的《明白庵六首》,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深刻理解。每一句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背景。

  1. 诗句原文
    石火机锋上,那容著意根。
    透情名出世,离念是知恩。

  2. 译文
    像石头般短暂的火焰,在机锋之上,哪还容得下你有意识地去把握。
    穿透情感的名字才能达到出尘的境界,放下一切念头才是懂得感恩。

  3. 赏析

  • 第一句:“石火机锋上”描绘了一种瞬间即逝的景象,如同石火一般迅速消逝,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和生命的脆弱。这里的“机锋”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即通过敏锐地察觉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以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对生命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和洞察,同时也需要一种随缘的心态,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 第二句:“那容著意根”进一步强调了禅宗修行的无为特点。在这里,“著意根”指的是有意为之的心态,而“石火”与“机锋”相呼应,强调了禅宗对于瞬间把握的极致追求。这种追求不是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应生命的节奏,从而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 第三句:“透情名出世”则揭示了禅宗修行的另一面。这里的“透情”指的是超越了世俗的情感,而“名出世”则是指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超然,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高度自由和解脱。通过禅宗的修行,人们可以达到一种超越生死、超越一切烦恼的境界,这是一种真正的出世。
  • 第四句:“离念是知恩”则是对禅宗修行的一种总结。这里的“离念”指的是远离了世俗的牵挂和执着,而“知恩”则是指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和有限。通过禅宗的修行,人们可以学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得失和荣辱,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接受它们,而不是被它们所困扰。同时,这种修行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和反思,它让人们更加珍惜自己的存在,同时也更加尊重和感激生活中的一切。

释德洪的这一组诗通过对生命、时间、情感和修行的深刻反思,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真谛和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哲学的思考,更是对人生的一种启示和引导,让我们在忙碌和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个宁静和自由的精神家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