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郎真吾道门友,初见忘年今耐久。
天机深稳道骨清,诗句谁令愕人口。
可怜佳处未全知,但见兹篇气浑厚。
我生痴鲁人所弃,洞视胸中了无有。
但欣所至有青山,依倚丛林遮百丑。
君才一筹胜却我,胡为包腰反随后。
人生嗜好调自殊,海上旧闻人逐臭。
江南长忆好云泉,今日云泉长入手。
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
理毫聊为试冰华,小字明窗看挥肘。
【注释】
(1)洞山:指洞山祖师,即六祖惠能。超然生辰:指惠能的生日。
(2)希郎:即希迁。真吾道门友:真为“真”字的繁体,“吾道门友”指惠能与希迁同属一宗,为禅宗的传法弟子,故称。
(3)天机深稳道骨清:《楞严经》云:“天眼通人,见诸世间,如明镜台,无纤翳者。”又云:“天机深稳。”《楞伽经》云:“道骨清净。”此言希迁道骨清净,天眼通人,见诸世间,如明镜台,无纤翳。
(4)诗句谁令愕人口:苏轼《题王晋卿家梅花三首》之二:“欲知诗句好,诗有口边花。”此言希迁的诗句,令人们惊叹。
(5)可怜佳处未全知:苏轼《次韵黄鲁直书堂夜坐》诗云:“佳处不知君已去,醉中相对月华寒。”此句亦言希迁的诗句令人叹服,然而尚未全部理解其意。
(6)兹篇气浑厚:杜甫《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云:“浑浑江汉流,彭湃入州渚。”此言希迁此篇气势浑厚,如江汉之流滚滚而来。
(7)痴鲁人:语出《庄子·秋水篇》:“鲁有兀者……而犹有蓬之心也。”
(8)洞视胸中了无有:张怀瓘《书评》:“文思若神龙夭矫,腾跃于九天之上;心裁若灵龟圆转,蟠旋于四维之下。”此言希迁的诗文构思精妙绝伦,胸中有无尽的妙想。
(9)包腰反随后:苏轼《东坡题跋·东坡墨竹屏风》诗云:“子瞻自愧不如伯时作物之工耳。”此言希迁的诗文才华,超过苏东坡。
(10)人生嗜好调自殊:苏轼《和秦太虚梅雨中十首》诗云:“平生嗜酒惟茶足。”此言人之嗜好各不相同,正如苏东坡嗜酒爱茶,希迁则嗜茶如命。
(11)海上旧闻人逐臭:陆游《小园赋》云:“今夫世之君子,方且以是求食,而况于彼乎!”此言世人追逐名利犹如追逐臭味。
(12)江南长忆好云泉:陶渊明《归园田居》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云泉”为陶渊明笔下的山水之美。此言希迁在南边常怀念那美好的自然景色。
(13)万顷苍然几桉间,作诗举以为君寿: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云:“青莎绿苔满地阴。”此言希迁所居之处,四周都是苍翠的树木,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苏轼在这首诗中为董传写了一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
(14)理毫聊为试冰华:苏轼《前赤壁赋》云:“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此言希迁在此处挥毫泼墨,如同试冰一般。
(15)小字明窗看挥肘:苏轼《和董传留别》诗云:“袖手何妨闲处看。”此言希迁在明窗前挥笔作诗,姿态潇洒自如。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希迁禅师的风采以及他与苏轼等人的交往。
首联写希迁禅师的生辰。洞山祖师即六祖惠能,是禅宗的传法大德。苏轼称赞他为“吾道门友”,表示自己对他的敬仰之情。希迁作为惠能的门弟,也是一位高僧,所以苏轼称他为“真吾道门友”。
颔联两句,赞颂希迁禅师的诗艺和道骨。苏轼说希迁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令人叹服,但还不能完全领会他的意思。这两句诗赞美希迁的诗歌才华,同时也表达了苏轼对希迁的敬仰之情。
颈联两句,赞美希迁的诗文气势磅礴。苏轼曾评价杜甫的诗歌如“浑浑江汉流,彭湃入州渚”。这里比喻希迁的诗文气势如江河奔腾、海浪翻涌。
尾联两句,赞美希迁的人品修养。苏轼说希迁虽然有着丰富的才学,但是他并不炫耀自己,而是谦虚低调地做人做事。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这首诗通过赞美希迁禅师的才华和品德,展现了苏轼对这位禅师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苏轼的诗歌风格和思想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