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里梅开何草草,欲问清香无处讨。
回看水际竹丛边,寂寞闲愁洗妆早。
东坡戏作有声画,竹外一枝斜更好。
但恐金须容易堕,额黄虽妙难长保。
笑笑先生独爱竹,雪壁风梢麝煤扫。
应为冰姿不可传,醉里相忘亦颠倒。
惭愧高人笔下春,解使孤芳长不老。
从来病眼错黄昏,隔雾相看更相恼。
【诗句释义】:
- 雪里梅开何草草,欲问清香无处讨。——在寒冷的冬天里,梅花竟然顽强地开放着,然而它的香味却似乎无处可寻。
- 回看水际竹丛边,寂寞闲愁洗妆早。——回头望见江面上的竹林,不禁感到一阵寂寞和忧愁,仿佛是洗刷妆容一般。
- 东坡戏作有声画,竹外一枝斜更好。——苏轼的画作生动有趣,竹子外的一枝斜枝看起来更美好。
- 但恐金须容易堕,额黄虽妙难长保。——但是担心金发容易掉落,虽然额头上黄斑很美丽但也难以保持长久。
- 笑笑先生独爱竹,雪壁风梢麝煤扫。——只有笑笑先生偏爱竹子,他在雪壁上、风梢上用麝香扫过的痕迹来描绘竹子的风韵。
- 应为冰姿不可传,醉里相忘亦颠倒。——应该因为竹子的冰清玉洁之姿难以传承,所以在醉意中也忘却了一切。
- 惭愧高人笔下春,解使孤芳长不老。——我愧对高人的才华,他能让这孤芳自赏的花永远保持青春不败。
- 从来病眼错黄昏,隔雾相看更相恼。——自从我的眼睛患有疾病,就总是看不清楚黄昏时分的景象,隔着薄雾看过去更令人烦躁不堪。
【译文】:
在严寒的冬夜里,梅花竟能绽放出坚韧的美,然而它的香气却似乎无法寻找。回首望去,看到江面上的竹林,不禁感到一阵寂寞和忧愁,仿佛是洗刷妆容一样。苏轼的画作生动有趣,竹子外的一枝斜枝看起来更美好。但担心金发容易掉落,虽然额头上黄斑很美丽但也难以保持长久。只有笑笑先生偏爱竹子,他在雪壁上、风梢上用麝香扫过的痕迹来描绘竹子的风韵。应该因为竹子的冰清玉洁之姿难以传承,所以在醉意中也忘却了一切。我愧对高人的才华,他能让这孤芳自赏的花永远保持青春不败。自从我的眼睛患有疾病,就总是看不清楚黄昏时分的景象,隔着薄雾看过去更令我感到烦躁不安。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借写梅以寄慨,表现了自己傲骨铮铮、高洁脱俗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而韵味无穷。
首联“雪里梅开何草草,欲问清香无处讨”写梅在严冬盛开的壮美。“雪里”二字,点明季节,突出了梅花不畏严冬的高洁品格。“何草草”三字,既写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恶劣,又写出了梅花生命力的强烈。“欲问清香何处讨”,既写出了诗人的疑问之情,又写出了梅花清香的浓郁。
颈联“回看水际竹丛边,寂寞闲愁洗妆早。”诗人回到自己住所的水边竹丛旁,发现梅花已经盛开,忍不住感叹梅花的孤傲与清高。这里的“洗妆早”暗含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尾联“东坡戏作有声画,竹外一枝斜更好。”“东坡”即苏轼,他是此诗的作者。这句诗通过比喻,将梅花比作一幅生动有趣的画,更加形象地展现了梅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竹外一枝斜更好”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特点,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一句“但恐金须容易堕,额黄虽妙难长保”,则是诗人对梅花的担忧与赞美交织在一起的情感表达。他认为,尽管金发容易掉落,但梅花却能够始终保持其独特的美态。这里的“额黄”指的是梅花的颜色,“妙难长保”则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持久之美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咏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傲骨铮铮、高洁脱俗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