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饱丛林,懒墯亦惯便。
起步作欠伸,藏经终一遍。
投子犹可骇,手足未舒展。
但于数字中,演出五千卷。
两翁古禅伯,措置令人羡。
安知尘尘中,法轮常自转。
无数妙章句,函匦金碧昡。
芥子琉璃瓶,历乱齐发现。
颇怪老龙华,底事别营建。
幻出诸鬼物,奇状分百变。
疾驰并推毂,过目等飞电。
万众初错愕,熟视生悲恋。
譬如观写照,笔下出眉面。
争贵纸上容,活者反弃贱。
乃知像教末,妙理蔽浮浅。
要令齿发辈,种性受熏炼。
元禅今南归,酬此夙所愿。
我作送行诗,败墨磨破砚。
诗成一大笑,相顾春风软。
会看出谈笑,错落照深殿。
想见午梵清,随喜时绕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赵州饱丛林,懒墯亦惯便。
“赵州”指的是赵州禅师,他的禅寺被称为”赵州丛林”,”饱”表示他对于禅宗教义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懒墯”是指他对世俗事务的淡泊和宁静的心态。起步作欠伸,藏经终一遍。
“起步作欠伸”表示他在开始修行时感到身体疲惫,需要休息,”藏经终一遍”则表示他已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修行过程。投子犹可骇,手足未舒展。
“投子”可能是指他的弟子,或者是他的一个比喻,表示他的修行还没有达到最高的境界,还需要继续努力。”手足未舒展”则表示他的身心尚未完全放开。但于数字中,演出五千卷。
“但于数字中”表示他在修行过程中,将禅宗教义融入日常生活,”演出五千卷”则表示他的修行成果丰富而深远。两翁古禅伯,措置令人羡。
“两翁”可能是指两位禅师,”古禅伯”表示他们的修为非常高深,”措置令人羡”表示他们的行为和态度让人羡慕。安知尘尘中,法轮常自转。
“安知尘尘中”表示他们生活在尘世中,却能保持一颗清净的心灵,”法轮常自转”则表示禅宗教义如同法轮一般,永远在转动。无数妙章句,函匦金碧昡。
“无数妙章句”表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言辞,”函匦金碧昡”则形容他的作品中充满了金银珠宝般的美丽和光彩。芥子琉璃瓶,历乱齐发现。
“芥子琉璃瓶”可能是指他的作品中的文字,就像琉璃瓶一样晶莹剔透,”历乱齐发现”则表示他的作品中的文字如同珍珠般散落在地上,人们可以随意拾取。颇怪老龙华,底事别营建。
“颇怪老龙华”表示他对老龙华这个地方的景色和环境感到奇怪,”底事别营建”则表示他为什么要在这里修建一座寺庙呢?幻出诸鬼物,奇状分百变。
“幻出诸鬼物”表示他将禅宗教义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生动的形象和故事,”奇状分百变”则表示这些形象和故事形态各异,变化无穷。疾驰并推毂,过目等飞电。
“疾驰并推毂”表示他以极高的速度前进,像是被车轮推动一样,”过目等飞电”则表示他的动作迅速如同闪电一般。万众初错愕,熟视生悲恋。
“万众初错愕”表示许多人一开始对他的做法感到惊讶甚至困惑,”熟视生悲恋”则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习惯了他的做法,反而产生了深深的感情和怀念。譬如观写照,笔下出眉面。
“譬如观写照”表示他将禅宗教义比作一幅画,”笔下出眉面”则表示他的笔触如同画家的画笔一样,描绘出了禅宗教义的形象和特点。争贵纸上容,活者反弃贱。
“争贵纸上容”表示许多人认为禅宗教义只是一张纸而已,”活者反弃贱”则表示只有那些真正悟道的人才能认识到禅宗教义的价值和意义。乃知像教末,妙理蔽浮浅。
“乃知像教末”表示他终于认识到了禅宗教义的本质和精髓,”妙理蔽浮浅”则表示禅宗教义的高深莫测和难以言表。要令齿发辈,种性受熏炼。
“要令齿发辈”表示他希望所有的人能够接受禅宗教义的影响和熏陶,”种性受熏炼”则表示这种影响和熏陶会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他们性格和品质的一部分。元禅今南归,酬此夙所愿。
“元禅今南归”表示元禅禅师现在已经回到了家乡,”酬此夙所愿”则表示他希望能够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大家对他的期待和支持。我作送行诗,败墨磨破砚。
“我作送行诗”表示他亲自为元禅禅师写了一首诗作为送别之词,”败墨磨破砚”则表示这首诗虽然不完美但却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深的祝愿。诗成一大笑,相顾春风软。
“诗成一大笑”表示这首诗让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大笑起来,”相顾春风软”则表示这种欢乐的气氛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和舒适。会看出谈笑,错落照深殿。
“会看出谈笑”表示在场的人都在欣赏着这一场欢聚和笑谈的场景,”错落照深殿”则表示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大殿上,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想见午梵清,随喜时绕漩。
“想见午梵清”表示人们可以想象到中午时分的寺庙是多么的宁静和清幽,”随喜时绕漩”则表示人们在参观寺庙的过程中,仿佛是在绕着一个旋转的漩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