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夜气催烦暑,竹风为作南轩雨。
梦随柔橹到西兴,舣舟步入龙山坞。
萧萧松下逢睿郎,问信远来亦良苦。
觉来但记谈笑欢,不省欢时竟何语。
卧看篝灯一点明,岭海茫茫隔吴楚。
安得却如清梦中,杖履追随长尔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崇的名篇之一,它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福岩寺梦中与廓然相遇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山高夜气催烦暑,竹风为作南轩雨。

“山高夜气催烦暑”描述了山上的夜晚气温较高,使得人感到炎热。这里的“山高”和“夜气”都是营造氛围的词语,而“催烦暑”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因为高温而感到烦躁的心情。紧接着,“竹风为作南轩雨”则是说风吹动竹子,形成了一种自然的雨水,给炎热的夜晚带来了一丝清凉。这里的“竹风”和“南轩雨”都是富有画面感的意象,它们共同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又清新的画面。

梦随柔橹到西兴,舣舟步入龙山坞。

“梦随柔橹到西兴”描绘了作者在梦中跟随着一只柔软的船橹,来到了西兴这个地方。这里的“柔橹”和“西兴”都是具体的地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接着,“舣舟步入龙山坞”则是说作者终于下船,进入了龙山坞这个幽静的地方。这里的“舣舟”和“龙山坞”都是具体的地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神秘的画面。

萧萧松下逢睿郎,问信远来亦良苦。

“萧萧松声”描绘了松树的叶子在微风中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在这里,“萧萧松声”既是对环境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表达。接着,“逢睿郎”、“问信远来”都是描述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他们彼此问候着,询问对方为什么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这里的“睿郎”和“远来”都是具体的人物,他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关切和关心。

觉来但记谈笑欢,不省欢时竟何语。

“觉来”表示作者在梦境结束后醒来,而“但记谈笑欢”则是说醒来后他只记得自己曾经笑得很开心。这里的“但记”和“谈笑欢”都是对过去的回顾,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好的回忆画面。然而,“不省欢时竟何语”则是一种转折,作者开始思考过去快乐时光的具体细节,却发现那些快乐的时光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言表。这句话透露出一种无奈和感慨。

卧看篝灯一点明,岭海茫茫隔吴楚。

“卧看篝灯一点明”描绘了作者躺在床上看着微弱的灯光,感到孤独和寂寞。这里的“篝灯”是点着的小灯笼,它的光亮在黑暗中显得格外明亮。而“岭海茫茫隔吴楚”则是说作者身处偏远之地,远离家乡亲人和朋友,只能通过微弱的火光来驱散自己的孤独和迷茫。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安得却如清梦中,杖履追随长尔汝。

“安得却如清梦中”表达了作者渴望重回那个美好梦境的愿望。这里的“清梦”指的是一个美好、平静、无忧无虑的梦境,它象征着内心的安宁和满足。而“杖履追随长尔汝”则是说如果能够回到那个美好的梦境中,那么作者将毫不犹豫地拿起拐杖和鞋子跟随它而去。这里的“长尔汝”是对过去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通过梦境这一载体,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焦虑,也有对美好记忆的怀念和向往。同时,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悠扬,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