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道人最声价,自与老南相逼亚。
常恐清尘补缀难,那知乃有如君者。
争传绝似馀杭标,十年梦想空飘飖。
迩来衡岳祝融下,一见便令人意消。
道骨清闲神秀彻,湛湛光风磨霁月。
高谈未了山日斜,篆烟已灭灰如雪。
平生安得情相似,可怜投分今如此。
且作山中盛事传,我忘朴陋君忘年。
注释:
- 陜西道人: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好友,当时官为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刺史。
- 自与老南相逼亚:意谓你和白居易相互比肩,不相上下。老南指的是白居易自己。
- 常恐清尘补缀难:意为常担心自己不能像你那样有才华。
- 乃有如君者:意谓竟有像你这样有文才的人。
- 争传绝似余杭标:意谓争相传说你在诗歌方面有极高的造诣,好像余杭(杭州)是天下最优美的标志。余杭是杭州古称。
- 十年梦想空飘飖:意思是说十年来我一直梦想着能见到你,但是如今却白跑了一趟。
- 迩来衡岳祝融下,一见便令人意消:意思是近来我在衡山祝融峰下见到了你,你出现在我面前使我心情愉快,仿佛被迷住了。
- 道骨清闲神秀彻:形容志庵主人品高雅,气质清闲,神采俊逸。
- 湛湛光风磨霁月,高谈未了山日斜:形容志庵主在山上讲学时,光芒四射如同晴天明月,他讲得滔滔不绝,直到太阳落山。
- 篆烟已灭灰如雪:形容志庵主讲学的声势浩大,如同大雪一般,讲完以后,只剩下一地的灰烬。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石头志庵主的赞美之词。志庵主是唐代著名的文人、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当时就广受好评。而白居易作为当时的文坛领袖,自然也对他推崇备至。这首诗就是白居易写给他的一封书信,表达他对志庵主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赞美志庵主的才情为主题,通过对志庵主才华的赞扬,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诗意。例如,“清尘补缀难”比喻志庵主的才华难以用世俗的眼光来衡量;“湛湛光风磨霁月”形容志庵主的才华如同明亮的阳光照亮了整个山谷,让其他的人都感到羞愧;“篆烟已灭灰如雪”则形容志庵主的学问深厚,即使讲完课,地上的灰烬都像雪一样洁白。
这首诗不仅表现了白居易对志庵主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情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之间的交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