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解岭海,浩壤冠南楚。
岂止风物繁,山水亦清富。
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
虽曰大藩地,要以多贤故。
元侯汝颍奇,家世工酌古。
朅来簿书中,见此廊庙具。
三年令小邑,野鹤剪翎羽。
侧脑望云汉,奋跃思远举。
忽闻除书至,当得赞天府。
婢仆想京华,一室哗儿女。
便觉驼铎声,吹帽黄尘路。
举首望绛阙,金碧碍云雨。
富贵来自天,车马气成雾。
遥知念旧游,笑与同僚语。
【注释】
长沙:地名,今湖南省会。
解岭海:指湖南、广东一带的险要地势。
浩壤冠南楚:广阔的土地,冠于南楚(南方最富庶的地区)。南楚,古楚国地,在今湖北省。
风物繁:自然景色多。风物指山川草木等自然景观。
山水亦清富:山水景色秀丽而富饶。清富,清新丰富。
余:我。
大藩地:大州郡,即大的州郡长官所在地。
元侯汝颍奇:汝南(郡名)及颖川(郡名),这两个地区都是人才荟萃的地方,故称“元侯”。
家世工酌古:世代以研究古代文化为业。工,精通;酌,斟酌;古,古事、古道、古诗。
朅来簿书中:来到官府的公文里。朅,来到。
见此廊庙具:看到这里朝廷官员的器量和风采。廊庙,原指帝王的正殿。
三年令小邑:三年之内被任命为小官。令,使。
野鹤剪翎羽:比喻仕途不得意,如同被放逐的野鹤,失去飞翔的能力。
侧脑望云汉:侧着脑袋望着天河,形容对前途感到渺茫或失望。
奋跃思远举:奋力努力,想取得更大的成就。
忽闻除书至,当得赞天府:忽然听到任命诏书下来,将要被任用为天府官。府,指地方行政长官的府署。天府,汉代所建的京师所在之处。唐时改称长安为西京,故称“天府”,此处泛指京城。
婢仆想京华:仆人想往京都洛阳。想,思念。
一室哗儿女:家中一片嘈杂声。
便觉驼铎声,吹帽黄尘路:耳边听到骆驼铃铛的声音,扬起头看到的是尘土飞扬的道路。
金碧碍云雨:金碧辉煌遮蔽了天空。金碧,金玉珠宝。
富贵来自天:富贵是天生的。
车马气成雾:车马扬起的尘埃像雾一样弥漫。
遥知念旧游,笑与同僚语:远远地想到你过去游玩过的那些地方,笑着和同事交谈。遥知,遥想。
【赏析】
送别不伐赴天府仪曹的诗作,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升迁的祝贺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感慨。全诗通过描绘友人的才学、经历和仕途之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
首联“长沙解岭海,浩壤冠南楚。岂止风物繁,山水亦清富。”诗人开篇即点明了友人的籍贯和才华。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历来被认为是人才荟集之地。这里的山山水水,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资源丰富,为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素材。诗人通过描绘长沙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环境,为下文进一步展开话题作了铺垫。
颔联“然以余观之,两者未足数。”诗人转而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虽然长沙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资源令人叹为观止,但相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它们只是微不足道的。这一观点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包容,也暗示了他对于国家大局的关注和思考。
颈联“虽曰大藩地,要以多贤故。”诗人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理由。他认为之所以长沙能成为大州郡,正是因为这里汇集了众多贤才。这些贤才为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长沙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文化繁荣的城市。诗人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表达了对贤才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尾联“元侯汝颍奇,家世工酌古。朅来簿书中,见此廊庙具。”诗人回忆了昔日友人在家乡汝南和颖川地区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他们家族世代以研究古代文化为业,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友人即将踏上新的征途,在官场上展现出更加卓越的才能和风采。诗人对友人的前程寄予厚望,并期待他能够继续发扬光大家族的优秀传统。
尾联“侧脑望云汉,奋跃思远举。”“侧脑望云汉”,形象描绘了友人仰望星空的场景,寓意着他胸怀壮志、志向远大。“奋跃思远举”,则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憧憬和追求。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达了对友人未来事业的祝福和对他不断进取精神的赞扬。
尾联“忽闻除书至,当得赞天府。婢仆想京华,一室哗儿女。”诗人突然听到任命诏书传来的消息,知道友人将被委以重任,担任天府官。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诗人既感到惊讶又充满喜悦。他想到了曾经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以及那些热闹非凡的家庭生活。同时,他也深感世事无常,岁月如流水般匆匆流逝。
尾联“便觉驼铎声,吹帽黄尘路。举首望绛阙,金碧碍云雨。”诗人回想起往日与友人一同漫步街头的情景,耳边响起驼铃声声,眼前则是尘土飞扬的道路。抬头望去,只见那座宏伟壮丽的宫殿耸立云端,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人事已非,同时也对友人的未来充满了期许和祝福。
整首诗在赞美友人的同时,也在表达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复杂情感。他既欣赏友人的才华和成就,也对官场的黑暗面和尔虞我诈感到忧虑。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的诗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他的作品更加丰富多彩、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