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如来现于世,文殊思往问法义。
便遭贬向铁围山,须臾复摄文殊至。
文殊拜起依位住,问我此谪坐何过。
佛言汝自堕艰难,故起现行为不可。
佛边女子名离意,端然入定方七岁。
又问何以不逐之,佛言此女久无意。
女以无意逐获免,十方来众何不遣。
如来自在神足禅,有意测之近成远。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公案诗,描述了文殊菩萨在铁围山被贬下凡,向佛陀求法的故事。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 天王如来现于世,文殊思往问法义。天王指的是佛祖释迦牟尼,文殊则是佛教中的智首菩萨,代表智慧和理解。这里描绘的是佛祖降临世间,让文殊菩萨前来询问佛法的道理。
- 便遭贬向铁围山,须臾复摄文殊至。文殊菩萨因此事被贬到铁围山(一种象征性的地方),但不久又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表示虽然文殊受到了考验,但他最终能够克服困难并回到原位。
- 文殊拜起依位住,问我此谪坐何过。文殊菩萨起身,恭敬地站在原来的位置,询问自己被贬的过错。这表明他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以找出错误并改正它们。
- 佛言汝自堕艰难,故起现行为不可。佛陀告诉文殊,他自己也曾经遇到过类似的困境,所以不能像文殊一样总是出现。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挑战,但关键是要学会从中吸取教训并成长。
- 佛边女子名离意,端然入定方七岁。佛陀旁边的一个女子叫离意,她静静地入定修行,已经七年了。这表示修行者需要保持平静和专注,通过禅定来实现内心的宁静和觉醒。
- 又问何以不逐之,佛言此女久无意。佛陀回答说,这个女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意世俗的欲望和追求,她已经超越了这些物质的追求。这表示修行者需要学会放弃对世俗的执着,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 女以无意逐获免,十方来众何不遣。女子因为没有世俗欲望而得以幸免,那些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为什么不被派遣去追求世俗的欲望呢?这表示修行者应该鼓励他人也放下世俗的欲望,以便更好地实现心灵的解脱。
- 如来自在神足禅,有意测之近成远。如同佛陀一样拥有自在神通,用心去测量它就会越来越遥远。这表示修行者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探索佛法的智慧,以便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奥妙。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文殊菩萨的经历和佛陀的教诲的描绘,强调了修行者在面对困难时应该保持冷静和专注,以及放下世俗欲望的重要性。同时,它也表达了修行者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探索佛法的智慧,以便更好地领悟其中的奥妙。整体上,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追求智慧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