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
髑髅里面都不言,听渠外边争捏怪。
日用经行坐卧中,一段光明没遮盖。
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
如见灵源瞌睡翁,石火光中著精彩。

注释:

  • 楪子:一种树木。
  • 争捏怪:争论、争吵。
  • 没遮盖:没有隐藏之处。
  • 窒碍:阻塞不通。
  • 瞌睡翁:指佛。
  • 著精彩:显现出精妙绝伦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端上人的外貌和性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端上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句“一个面如楪子大,眼耳鼻舌分疆界”描绘了端上人的外貌特征,他的脸庞宽阔,仿佛一个大圆球,眼睛、耳朵、鼻子和舌头各自分明,互不侵犯。这里的“分疆界”意味着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不能随意侵犯他人。

第二句“髑髅里面都不言,听渠外边争捏怪”则暗示了端上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外表粗犷,但内心却平静如水,没有任何纷争和争执。这里用髑髅(骷髅)来比喻人的灵魂,表达了对端上人性灵深处的赞赏。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常常被外在的喧嚣所困扰,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

第三句“日用经行坐卧中,一段光明没遮盖”进一步描绘了端上人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他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光明和希望,无论做什么事,都能保持一颗纯净的心。这里的“没遮盖”意味着端上人的生活充满了自由和自在,不受世俗观念的束缚。

最后两句“端上人,会不会,会与不会俱窒碍”则是对端上人的一种评价。有人认为他会懂得佛法,也有人觉得他并不懂;有人认为他懂,也有人觉得他还不懂。这种矛盾的看法反映了人们对端上人内心的疑惑和不解。然而,无论是懂还是不懂,都无法阻碍他对佛法的理解和应用。这里的“窒碍”指的是障碍或阻碍。

整首诗通过对端上人的外貌、性格和心灵的描述,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