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证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
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证我作是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玄奘的《放光般若波罗蜜经颂》,全文如下:

放光二大士赞    
人趣可学道,乃为淫事苦。    
生那落迦中,方无淫欲乐。    
众生如犛牛,爱此贪欲尾。    
异哉两童子,藕花中化生。    
对天龙鬼神,作大师子吼。    
我若从今始,起于贪欲心。    
是则为欺诳,十方一切佛。    
以是因缘故,证色身三昧。    
我亦于今日,复作师子吼。    
若从今日始,不断贪欲心。    
是则为灭绝,十方三世佛。    
愿如二大士,持心等虚无。    
太虚有殒坏,众生界有尽。    
我此愿不尽,稽首平等慈。    
广大同体悲。    
于刹刹尘尘,证我作是说。    

注释:

  • 放光二大士赞:指的是《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中的两位重要的大士,即“大智度师”和“释迦牟尼”。
  • 人趣可学道:凡人可以学习到的道理。
  • 乃为淫事苦:因为追求私欲而遭受痛苦。
  • 生那落迦中:生在名为“那落迦”的地方。
  • 方无淫欲乐:那里没有私欲带来的快乐。
  • 众生如犛牛:众生就像牦牛一样,拥有贪婪的欲望。
  • 爱此贪欲尾:贪欲如同尾巴般紧紧跟随。
  • 异哉两童子:不同寻常的两个童子,可能指《放光经》中的两位重要人物。
  • 藕花中化生:在莲花中诞生。
  • 对天龙鬼神:面对天地神明和各种神灵。
  • 作大师子吼:发出狮子般的吼声。
  • 我若从今始:从现在开始。
  • 起于贪欲心:开始产生贪欲之心。
  • 是则为欺诳:这样做就是欺骗。
  • 十方一切佛:所有佛都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 因缘故证色身三昧:因此证悟了色身之境的禅定。
  • 稽首平等慈:向佛行跪拜礼,表示谦卑和感恩。
  • 广大同体悲:具有广大的胸怀和同样的情感。
  • 于刹刹尘尘:对于所有的世界和尘埃。
  • 证我作是说:以此方式证明了我的教义。

赏析:

这首诗是玄奘在《放光般若波罗蜜经》中的一部分,通过赞美两位大士(可能是佛陀本人)来传达佛教的核心教义——超越贪瞋痴,达到清净无欲的境界。诗中通过对贪慾的描述,表达了修行者应摒弃欲望、追求真理的决心。同时,诗中也体现了玄奘作为一名佛教僧人对佛经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对佛法实践的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