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彪肉醉,木驹夜嘶。
我此三昧,非识情知。
应缘而现,不落思惟。
是故钵水,以针投之。
如仲尼韶,如子期琴。
又如萧何,而识淮阴。
无言可寄,无迹可寻。
粲然现前,传之以心。
穴像之目,我岂慢神。
指树之耳,我知其因。
物我如是,所立皆真。
随其妙用,见我全身。
稽首真慈,为僧中王。
如万星月,见者清凉。
尚以众生,不信为伤。
盖盲者咎,非光掩藏。

第十五祖真赞

石彪肉醉,木驹夜嘶。

我此三昧,非识情知。

应缘而现,不落思惟。

是故钵水,以针投之。

如仲尼韶,如子期琴。

又如萧何,而识淮阴。

无言可寄,无迹可寻。

粲然现前,传之以心。

穴像之目,我岂慢神。

指树之耳,我知其因。

物我如是,所立皆真。

随其妙用,见我全身。

稽首真慈,为僧中王。

如万星月,见者清凉。

尚以众生,不信为伤。

盖盲者咎,非光掩藏。

注释:

  1. 石彪肉醉:形容某人非常醉心于某种事物或境界,如同被石头的肉质所陶醉一样。
  2. 木驹夜嘶:形容夜晚的马匹在月光下嘶鸣,声音悠扬动听。
  3. 我此三昧:指的是我在此领悟到了某种境界或道理。
  4. 非识情知:不是通过认识和理解情感来达到的境界。
  5. 应缘而现:随着缘分的出现而显现出来的意思。
  6. 不落思惟:不被思考和思维所束缚。
  7. 钵水:一种用来盛装食物的器具。
  8. 以针投之:将针投入钵水中的行为,象征着对事物的深入剖析和理解。
  9. 仲尼韶:孔子的《韶》乐,这里代指高尚的道德修养。
  10. 子期琴:伯牙的琴曲《高山流水》,这里指高尚的音乐修养。
  11. 萧何,而识淮阴:萧何曾帮助刘邦平定了楚汉之争,这里比喻能够识别贤才的人。
  12. 无言可寄,无迹可寻:没有言语可以表达,也没有踪迹可以追寻。
  13. 粲然现前: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14. 穴像之目:洞穴中的影像,比喻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15. 我所慢神:我不傲慢,我尊重神灵。
  16. 指树之耳:用手指指向树木,比喻对事物的敏锐洞察。
  17. 物我如是:事物和我都如此真实。
  18. 随其妙用:顺应事物的美好用途。
  19. 见我全身:看到我完整的自我。
  20. 稽首真慈:叩首表示敬意,真慈指真心的慈悲。
  21. 为僧中王:是僧人中的领袖或楷模。
  22. 如万星月,见者清凉:如同无数的星星和月亮,看到的人会感到凉爽舒适。
  23. 尚以众生,不信为伤:仍然需要对众生保持真诚的态度,否则就会受到伤害。
  24. 盖盲者咎:这是盲目者的过错。
  25. 非光掩藏:并不是因为光的掩盖而被隐藏起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