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无性,证不灭受。
前圣所知,转相授手。
风烟花开,器界以形。
霜露果熟,王子乃生。
护持佛乘,指示心体。
但遮其非,不言其是。
婴儿索物,意正语偏。
哆啝之中,语意俱捐。

六世祖师画像赞(初祖)妄想无性,证不灭受。

前圣所知,转相授手。

风烟花开,器界以形。

霜露果熟,王子乃生。

护持佛乘,指示心体。

但遮其非,不言其是。

婴儿索物,意正语偏。

哆啝之中,语意俱捐。

注释:

  • 妄想无性:妄想是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没有实质性的内容,因此称之为“无性”。
  • 证不灭受:证是指修行、证悟的过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称其为“不灭”。受是指受持佛法,接受真理的教诲。
  • 前圣所知:前代圣人所知道的教义和智慧。
  • 转相授手:指前代圣人传授给后来人的智慧和教诲。
  • 风烟花开:比喻事物的表象和本质都是相互关联的,如同花开花落一样,表象与本质是不可分割的。
  • 器界以形:比喻事物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本质都是相辅相成的,如同器物的外形和内在材质相互依赖一样。
  • 霜露果熟:比喻事物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考验,最终成熟和圆满。
  • 王子乃生:比喻佛法的传播和传承,如同王子出生一样自然而纯净。
  • 护持佛乘:守护和弘扬佛法,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
  • 指示心体:指点和启示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本性。
  • 但遮其非:只是指出其错误之处,而不直接否定其正确性。
  • 言其是:虽然指出了其非,但也肯定了其正确性。
  • 婴儿索物:比喻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渴望和追求,如同婴儿寻找食物一样迫切。
  • 意正语偏:内心追求佛法的正确性是明确的,但表达方式却有所偏差。
  • 哆啝之中:形容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种种困境和困惑。
  • 语意俱捐:指通过修行,修行者的语意和心境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六世祖师的画像,通过对六世祖师生平事迹的叙述,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六世祖师的形象和言行,展现了他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佛法的理解和感悟,认为佛法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生死的永恒存在。最后,诗人用“婴儿索物”来形容修行者对于佛法的渴望和追求,以及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的过程。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人文精神,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精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