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道暗昏,不碍明洁。
毫釐弗差,证甘露灭。
但赤头颅,特讳名氏。
离见超情,欲尽世累。
潜溪海山,麻衣风帽。
翩然往来,被褐怀宝。
精一其诚,声名俱舍。
后世丘坟,犹无知者。

译文:

在六道轮回的暗昏之中,不妨碍光明与洁净。毫厘之间没有差错,能证明甘露可以消灭烦恼。但只露出赤色的脑袋,特讳名氏以避世人之眼。远离尘世纷扰,超越情欲,欲尽世间一切牵挂。隐居溪海山中,身着麻衣风帽。悠然自得地往来于世间,披着粗布衣服却怀抱珍宝。一心一意追求真理,将名声与财物一并抛弃。后世子孙无人知其踪迹。

注释:

  • 六道暗昏:指六道轮回中的昏暗不明。
  • 不碍明洁:不受外界干扰,保持自身的纯洁明亮。
  • 毫釐弗差:形容非常精确无误。
  • 证甘露灭:修行达到一定境界后,能够体会到如甘露般纯净的智慧,从而消除烦恼。
  • 但赤头颅:仅露出头部,不暴露全貌。
  • 特讳名氏:避免被世人所知,隐姓埋名。
  • 离见超情:超脱世俗的见识与情感。
  • 欲尽世累:希望摆脱世间的一切牵绊和烦恼。
  • 潜溪海山:隐居在深山溪谷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 麻衣风帽:穿着简陋的衣服,戴风帽,以示隐逸之状。
  • 翩然往来:自由自在地来去。
  • 被褐怀宝:虽然身穿粗布衣服,内心却充满智慧与宝藏。
  • 精一其诚:专心致志,真诚不二。
  • 声名俱舍:摒弃名声与地位,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 无知者:那些不了解真相或未理解其真意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出世、隐逸的生活态度和修行境界。诗人通过对六道轮回的描述,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以及对内心清净的追求。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用语和意象,如“六道”、“明洁”、“微差”、“甘露灭”等,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诗人深厚的佛学修养。整首诗洋溢着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精神风貌,展现了作者追求真理、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