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观空性则是色。
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
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牧者集其下。
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
唯道人琼思精奇,能观色性即是空。
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
故于兼寸环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
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亲崖蜜。
我于此经能证入,初中后善三法门。
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
由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
尽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细智愿同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金刚经赞》。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佛经的智慧和深远的影响力。下面我将逐句解释:
- 昔有佛子根猛利,能观空性则是色。
- 过去有一位佛子,他的根性好利(敏锐),可以深入观察到事物的空性。
- 欲显空色不思议,仰空书此金刚句。
- 他想表达的是关于空性与色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之神秘莫测。
- 至今风雨被原野,诸樵牧者集其下。
- 至今仍然,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阳光明媚的日子,那些在旷野里砍柴放牧的人都会聚集在这块地方。
- 乃知肉眼不能见,譬如水中有盐味。
- 人们通过肉眼是无法看见真理的,这就像水中有盐的味道一样难以察觉。
- 唯道人琼思精奇,能观色性即是空。
- 只有那些具有超凡脱俗智慧的人,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
- 视此纤管大如椽,挥翰如行九轨道。
- 看着这根笔(象征性地比喻为一根“纤管”)比椽子(一种较大的木制结构)还要长,挥动它就像是在行进在一条九条道路交错而成的轨道上。
- 故于兼寸环中备,足广大言说身世。
- 所以,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可以充分地表述自己的身世和经历。
- 人可见,不可读,譬如婴儿亲崖蜜。
- 虽然人们可以看到它(指文字),但它们是不可读的(无法理解)。这就像婴儿亲近悬崖上的蜂蜜一样无法直接品尝其滋味。
- 我于此经能证入,初中后善三法门。
- 我在这里已经能够深入理解并领悟到佛法中的“初”、“中”、“后”三个层次。
- 忽然落笔如建瓴,不复现行生倒想。
- 突然之间,他落笔如同从高处倾倒而下的水势,不再产生疑惑和倒错的想法。
- 由色空观入诸境,奏刀肯綮无全牛。
- 通过对色与空的观察,进入不同的境界(情境),就像医生在治疗时用刀切肉,确保每一个切口都精准到位,没有遗漏。
- 尽持此法施群生,甚微细智愿同证。
- 将这种智慧和方法传授给大众众生,使他们也能体验到其中的微妙之处,从而达到同样的觉悟境界。
这首《金刚经赞》通过对佛经的颂扬和对修行者悟道过程的描述,展示了佛法的深邃和修行者对真理的追求。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充满哲理,充满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修行者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