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前梅树老于我,窗后支床皆古松。
晚阶仍煮六安茗,早饭特剪东园菘。
西山朝来有爽气,太华夜碧闻清钟。
衰翁终不悟道妙,惟将戒慎持温恭。
【解析】
本诗为作者于丁亥年(1637)在安徽歙县西郊“倚松书屋”的斋居时所作。首联“梅树老于我,窗后支床皆古松”,以“梅”和“松”来表现自己的心志,表明自己不慕荣利、不求闻达的节操和志趣,同时暗用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中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之意,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高洁情怀。颔联“晚阶仍煮六安茗,早饭特剪东园菘”,写诗人在斋居中的生活,突出了“淡泊宁静”的主题。颈联“西山朝来有爽气,太华夜碧闻清钟”,写诗人在斋居中观赏自然美景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末联“衰翁终不悟道妙,惟将戒慎持温恭”,是全诗的结语,既照应了题目“斋居”之意,又照应了尾句“惟将戒慎持温恭”,表现出诗人晚年的心境。
【答案】
诗句释义:
①梅树比我还老,我住的地方窗前全是松树;
②傍晚台阶上煮着六安茶,早晨特意采剪了东园的菜;
③早晨的山色清新,夜晚听太华寺钟声悦耳;
④我衰老的一生不能领悟到什么奥妙道理,只有时刻保持戒慎之心,温恭待人。
译文:
屋前梅花比我年纪还大,窗外松树挺拔如故;晚阶上烹煮着六安的香茗,清晨特意采摘东园的鲜菜。
西山的晨光清新怡人,晚上听着太华寺钟声清脆悠长。
我这衰年之人,终究无法领悟出什么高深的道理,只有时时警醒自己,谨慎恭敬。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抒情之作。诗的前四句主要写了“梅”“松”和居室生活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第一二句,“屋前梅树老于我,窗后支床皆古松”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梅松之景的喜爱,也写出了诗人的心境。第三句点题,说明自己在斋居中的生活情况。第四句进一步点明了诗人的生活情趣。第五六两句,“晚阶仍煮六安茗,早饭特剪东园菘”,分别写了晚茶和早餐的情况。第七八两句则描写了诗人的生活环境:清晨的山林景色清新明丽,夜晚太华寺的钟声悠扬动听。第九十两句,“衰翁终不悟道妙,惟将戒慎持温恭”,点明主题,表明了自己对道家学说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