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恨深忧不可排,倾天容海一螺杯。
无因蛇虺生龙种,难取鸱鸮化凤媒。
得意风云随梦涨,丧时花木认春开。
朅来也构非非想,自学汾阴教伯才。
【注释】
辛未: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初秋:指农历七月,是一年中最凉爽、最宜人的时期。大恨深忧不可排:深深的恨怨和忧愁难以排遣。倾天容海一螺杯:倾泻天地间如海般浩瀚的愁怨,就像一杯酒那样容易。无因蛇虺生龙种:没有人能够使毒蛇变成龙。难取鸱鸮化凤媒:没有谁能将老鸦变成凤凰。得意风云随梦涨:意气用事时,风云变幻莫测;如同在梦中涨潮一般难以捉摸。丧时花木认春开:在失意时,花草树木依然能辨认春天的到来。朅来也构非非想:突然到来,也是构不成非非想(一种佛家的虚无之想)。自学汾阴教伯才:从汾阴学习了教子的方法。
【赏析】
此诗作于元丰二年(西元一〇七九年)中秋月夜,当时诗人任秘书省校书郎,正谪居黄州。
首联“大恨深忧不可排,倾天容海一螺杯。”写诗人心中郁积的苦闷与忧愁,像无边无际的天空和大海一样浩渺。“大恨”指诗人的遭遇与遭遇中的冤屈,“深忧”则是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以“一螺杯”喻指心中的愁怨,其量之大,简直无法排遣,只能倾泻到天边海角。
颔联“无因蛇虺生龙种,难取鸱鸮化凤媒。”诗人感叹自己虽怀有凌云壮志,却难有成才之日,更无法得到贤明的指导,因此无法像蛟龙化成龙或鸱鸮化为凤凰那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愤懑之情。
颈联“得意风云随梦涨,丧时花木认春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境遇的不同体验。当意气风发时,一切风云都随着梦的变化而变化;但当他遭遇挫折时,即便是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也仿佛失去了生机。
尾联“朅来也构非非想,自学汾阴教伯才。”诗人以“朅来”自指其人,表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也并未失去信心,仍在努力求学,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这里的“非非想”是指佛教中的虚无之想,诗人以此表达自己对于虚无境界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事业和命运的不同态度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