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舟疾于鸟,帆受好风送。
行穿丹阳城,恍入小有洞。
群鸡叫花篱,乱犬吠柳巷。
沿流伐画鼓,匝市张锦幪。
水面龙争嬉,舷侧桨齐弄。
叶叶朱旗翻,扇扇白羽羾。
蜿蜒牙角奋,拿攫之而动。
正如玉京子,帖耳任搏控。
童夸帅戎装,伶效蛮职贡。
枹停互退缩,棹转竞喧鬨。
城窥塞睥睨,桥觇踏螮蝀。
步者道骈肩,骑者岸接鞚。
箔影䰅垂虾,舸采翅团凤。
生质美而艳,炫服妖且众。
仍簪五色符,还解九子粽。
棱梅致邓尉,脆李压朱仲。
镂姜芼水鸡,剥蒜和冰鯼。
风俗斗华奢,那复畏嘲讽。
孰衔孝女悲,谁抱贞臣痛。
且挂蒲六幅,共倒酒一瓮。
【注释】
客舟疾于鸟,帆受好风送。 客船在江面上快速地驶去,好像鸟儿一样。
行穿丹阳城,恍入小有洞。 行走穿越了丹阳城,仿佛进入了一个小巧的山洞里。
群鸡叫花篱,乱犬吠柳巷。 一群鸡叫着在花丛中鸣叫,乱犬在小巷里汪汪吠叫。
沿流伐画鼓,匝市张锦幪。 沿着河流边击打着画鼓,整个城市都布满了锦缎般的彩灯。
水面龙争嬉,舷侧桨齐弄。 水面上的龙在水中嬉戏追逐,船舷两侧的桨同时划动。
叶叶朱旗翻,扇扇白羽羾。 每一面红色的旗帜都在翻飞,每一只白色的羽毛都在挥舞。
蜿蜒牙角奋,拿攫之而动。 弯曲的龙角奋力挣扎,抓住猎物后迅速移动。
正如玉京子,帖耳任搏控。 就像玉皇大帝的儿子,贴耳任由他搏击掌控。
童夸帅戎装,伶效蛮职贡。 孩子们炫耀着帅气的军装,演员模仿着蛮族的贡品。
枹停互退缩,棹转竞喧鬨。 鼓声停下时大家都相互退避,桨转时却开始喧闹哄闹。
城窥塞睥睨,桥觇踏螮蝀。 城墙上的人从远处窥视要塞,桥上的人踮起脚尖观察敌人。
步者道骈肩,骑者岸接鞚。 步行的人都挤在一起,骑马的人则在河岸上接住马鞍。
箔影䰅垂虾,舸采翅团凤。 鱼网的影子低垂像虾,大船的帆像展翅的凤凰一样。
生质美而艳,炫服妖且众。 美丽的质地鲜艳夺目,华丽的服饰让人眼花缭乱。
仍簪五色符,还解九子粽。 仍然佩戴着五彩的符咒,还能解开粽子的谜题。
棱梅致邓尉,脆李压朱仲。 用棱角分明的梅花装饰邓尉,脆嫩的李子胜过朱仲的美味。
镂姜芼水鸡,剥蒜和冰鯼。 用雕刻过的姜片做水煮鸡,用剥好的蒜和冰镇的鯼相拌。
风俗斗华奢,那复畏嘲讽。 各地的风俗争相奢华浪费,又怎么会害怕别人的嘲笑。
孰衔孝女悲,谁抱贞臣痛。 哪个会同情孝顺的女儿悲伤,哪个又会为忠诚的大臣心痛。
且挂蒲六幅,共倒酒一瓮。 暂且挂起六幅蒲草帐幕,大家一起喝下这瓮美酒。
【赏析】
《丹阳观竞渡联句》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全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端午节赛龙舟的场景及其文化内涵。
第一句“客舟疾于鸟,帆受好风送”描绘了诗人乘坐的船只在顺风中快速行驶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比赛的激烈程度。第二句“行穿丹阳城,恍入小有洞”进一步描述了比赛中船只穿梭于城市之中的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巧玲珑的洞府之中。第三句“群鸡叫花篱,乱犬吠柳巷”则是对比赛现场热闹场景的具体描绘,群鸡在花篱边啼叫,乱犬在小巷里吠叫。
第四句“沿流伐画鼓,匝市张锦幪”则展现了比赛中鼓声震天、锦缎飘扬的盛况,使整个赛场如同节日一般热闹非凡。第五至八句通过对龙争游嬉、桨齐弄舞、旗帜翻飞等细节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比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竞争。第九至十二句则通过对色彩艳丽、服饰华丽、音乐欢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节日庆典的氛围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最后两句“风俗斗华奢,那复畏嘲讽”则是对比赛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心态的反思与批判。作者认为,尽管有人嘲笑这种浪费和奢侈的行为,但人们依然热衷于参与并享受其中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展示了端午节赛龙舟的热烈场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对节日背后的社会风俗和文化心态的反思与批判,赋予了作品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