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女,清且妍。
盈盈才十五,鬒发初覆肩。
生长村舍中,不识黛与铅。
新春买得流年图,把蚕最好惟小姑。
吴蚕三眠复三起,扎山看火屋角呼。
采桑女,采桑宜及时。
采多畏叶干,采少忧蚕饥。
蚕不饥,齐上蔟,三日山头茧如犊。
小茧作丝光比银,大茧作绵软胜茵。
城中美人学歌舞,罗绮成堆视如土。
霜风猎猎十月寒,采桑女儿衣仍单。

诗句:

  1. 采桑女,清且妍。
    译文:美丽的采桑女子。
    注释:“清”形容女子肤色白皙;“妍”意为美好。

  2. 盈盈才十五,鬒发初覆肩。
    译文:她年仅十五岁,秀发的覆盖在肩膀之上。
    注释:“盈盈”形容女子身姿轻盈;“鬒”指黑发;“覆”意味着覆盖;“肩”指的是肩膀,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秀发浓密。

  3. 生长村舍中,不识黛与铅。
    译文:生活在村庄之中,对于化妆品(黛与铅)一窍不通。
    注释:“黛”是古代女子常用的一种化妆用品;“铅”在这里可能是指某种颜料或者化妆品。

  4. 新春买得流年图,把蚕最好惟小姑。
    译文:在新年时购买了一幅描绘时间流逝的画,因为知道只有小姑最会养蚕。
    注释:“流年图”是一种寓意时间的绘画;“小姑”指的是年轻貌美的女子,此处用以比喻懂得如何养蚕的姑娘。

  5. 吴蚕三眠复三起,扎山看火屋角呼。
    译文:吴地的蚕有三次蜕皮,每次蜕皮都伴随着观察火堆和叫声。
    注释:这里的“吴蚕”指的是吴地的蚕种;“三眠”是指蚕的三次蜕皮过程;“复三起”表示蚕经过多次蜕皮后重新起身。

  6. 采桑女,采桑宜及时。
    译文:采桑女应该抓住时机进行采桑。
    注释:这是一首关于农事劳作的诗,强调了适时进行农活的重要性。

  7. 采多畏叶干,采少忧蚕饥。
    译文:采桑太多担心叶子会变干,采得太少又担心蚕会被饿死。
    注释:“多”和“少”分别指采收的数量过多和过少。

  8. 蚕不饥,齐上蔟,三日山头茧如犊。
    译文:如果蚕不饿,那么一起上山采摘桑叶,三天后山上的茧子就像小牛一般大。
    注释:“蔟”是指将蚕茧收集起来的过程;“三日山头茧如犊”形容蚕茧生长迅速,数量之多。

  9. 小茧作丝光比银,大茧作绵软胜茵。
    译文:小茧制成的丝绸光泽胜过了白银,大茧制成的绵织品柔软如地毯。
    注释:“光比银”形容丝绸的光泽;“绵软胜茵”形容绵织品的柔软。

  10. 城中美人学歌舞,罗绮成堆视如土。
    译文:城中的美女们学习歌舞,穿着华丽的服饰堆叠如土。
    注释:“美人”泛指女性;“罗绮”指的是精美的丝织品;“成堆视如土”形容美女们对华丽服饰的喜爱到了极点,如同泥土一般堆积着。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采桑女的日常生活和她对蚕丝生产的依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诗人展现了一个勤劳而朴实的乡村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诗歌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和期望,以及农耕文化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