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梦渔竿投柘步,石城三桨打春暮。
一笑欣辞没马尘,归向烟波伴鸥鹭。
长腰江米炊红莲,大袖田衫裁白布。
易野直追羲炎民,酸寒戏学岛可句。
有时下帖招溪朋,细君除钗付酒库。
弄水竞采芙容花,结巢同醉海棠树。
大户分曹斗酒兵,小蛮随地携果具。
分湖圆泖恣还往,细雨斜风何足惧。
马椴紫蟹壮可钓,桃庄黄雀肥堪捕。
上乡水田足收割,准拟开筵落场圃。
仙郎吟屐何时归,好傍梅花溪上驻。
结邻莫忘往时约,避俗要当如脱兔。
我行到处有杜鹃,梦魂不踏天涯路。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次韵答蘅圃》。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次韵答蘅圃
远梦渔竿投柘步,石城三桨打春暮。
一笑欣辞没马尘,归向烟波伴鸥鹭。
长腰江米炊红莲,大袖田衫裁白布。
易野直追羲、炎民,酸寒戏学岛可句。
有时下帖招溪朋,细君除钗付酒库。
弄水竞采芙容花,结巢同醉海棠树。
大户分曹斗酒兵,小蛮随地携果具。
分湖圆泖恣还往,细雨斜风何足惧。
马椴紫蟹壮可钓,桃庄黄雀肥堪捕。
上乡水田足收割,准拟开筵落场圃。
仙郎吟屐何时归,好傍梅花溪上驻。
结邻莫忘往时约,避俗要当如脱兔。
我行到处有杜鹃,梦魂不踏天涯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友人蘅圃的回信。蘅圃(可能是黄庭坚的朋友)在诗中描述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远梦渔竿投柘步: 表达了远离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柘”可能指的是柘木,古代的一种材料,常用于制作船桨或钓鱼工具。这里的意象是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找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
一笑欣辞没马尘: 表示对尘世的淡然和超脱。”没马尘”意味着摆脱了世俗的纷扰,回到了最初的自我。这里的”一笑”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喜爱和满足。
长腰江米炊红莲,大袖田衫裁白布: 描述了诗人简朴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长腰”和”大袖”都是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勤劳和节俭。”炊红莲”暗示着用江米(大米)来烹饪菜肴,而”裁白布”则显示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热爱。
易野直追羲、炎民: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追求。这里的”羲”和”炎”可能是指古代的两位贤人,羲仲和神农,他们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代表人物。诗人通过追求他们的品质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有时下帖招溪朋: 描述了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下帖”是一种书信的方式,意指邀请朋友来家中聚餐。这里的”溪朋”可能是指住在溪边的友人,也可能是泛指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分湖圆泖恣还往: 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的旅行生活。”分湖”和”圆泖”都是地名,分别位于浙江和江苏一带。诗人在这里尽情享受自己的旅行生活,不受拘束。
细雨斜风何足惧: 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细雨斜风”形容恶劣的天气条件,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恐惧。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决心。
马椴紫蟹壮可钓: 描述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收获乐趣。”马椴”是一种树木,而”紫蟹”则是螃蟹的一种。诗人在这里不仅捕捉到了美味的食物,也体验了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
桃庄黄雀肥堪捕: 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生态的细致观察。”桃庄”和”黄雀”都是生动的描述,前者可能指的是桃花盛开的景象,后者则传达了黄雀的美丽与生机。诗人在这里不仅是在捕捉食物,更是在欣赏自然之美。
上乡水田足收割: 描绘了乡村丰收的喜悦场景。”上乡”可能是指某个地区的名字,而”水田”则代表了农业生产的主要部分。这里的”收割”意味着农民们辛勤工作的成果即将得到回报,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喜悦的神情。
仙郎吟屐何时归: 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仙郎”是对诗人的亲切称呼,而”吟屐”则是一种雅致的活动,通常在户外行走时进行诗歌创作。这里的询问表明诗人希望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和家人团聚。
好傍梅花溪上驻: 描述了诗人在溪边停留的情景。”傍梅”可能指的是靠近梅花树的地方,而”溪上驻”则表明了诗人喜欢在溪边漫步,享受宁静的时光。这里的描述传达了一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
结邻莫忘往时约: 强调了友情的重要性。”结邻”可能指的是与邻居建立友好关系,而”往时约”则回顾了过去共同度过的时光和约定。这段文字提醒人们要珍惜曾经的友谊并保持联系。
避俗要当如脱兔: 表达了诗人对于保持个性的看法。这里的”避俗”意味着避免随波逐流,而”脱兔”则是一种机智灵活的形象比喻,意在表达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我行到处有杜鹃: 描绘了诗人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杜鹃”是一种美丽的鸟类,常常被用来象征哀愁和别离。这里的表述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的情感变化,以及他对这种情感的深刻体会。
梦魂不踏天涯路: 表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梦魂”指的是梦中的魂魄,而”踏天涯路”则意味着在外漂泊无定的旅程。这里的表述传达了一种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