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六经外,《论语》其总龟。
纪者六十四,义取《春秋》辞。
同门有不善,一一具书之。
由求予亢寮,言失不可追。
揆诸朋友义,情得徇其私。
宁形弟子短,但以尊先师。
试观孟子徒,克丑亦若斯。
后儒不晓事,吹毛务求疵。
倡论辍从祀,平反者为谁。
不若乡愿人,非刺无可施。
瞽宗祀此辈,众口庶不訾。
吾思屋上乌,爱由丈人推。
云何七十子,一眚罢其祠。
何年复旧典,俎豆敕有司。
素王六经外,《论语》其总龟。
纪者六十四,义取《春秋》辞。
同门有不善,一一具书之。
由求予亢寮,言失不可追。
揆诸朋友义,情得徇其私。
宁形弟子短,但以尊先师。
试观孟子徒,克丑亦若斯。
后儒不晓事,吹毛务求疵。
倡论辍从祀,平反者为谁。
不若乡愿人,非刺无可施。
瞽宗祀此辈,众口庶不訾。
吾思屋上乌,爱由丈人推。
云何七十子,一眚罢其祠。
何年复旧典,俎豆敕有司。
注释译文:
在《斋中读书十二首》的第8篇中,朱彝尊表达了对《论语》作为儒家经典的重要性的认识。他认为《论语》不仅是孔子言论的总纲,而且记录了六十四种内容,这些内容都是从《春秋》的言辞中提取出来的。他进一步指出,当他发现同门中有不好的行为时,他会一一记录下来。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尊重自己的先师,即使这意味着会徇私。然而,他也指出了自己的弟子可能会因为尊敬先师而忽视自己的缺点。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对《论语》的重视以及在发现同门中的问题时的处理方式,展现了他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尊重。他的处理方式虽然可能看起来有些偏颇,但也可以被看作是对维护自己信仰的一种努力。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要有自己的判断力和勇气,不要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