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厚风俗,士行本学校。
必先亲其亲,使民知则效。
于时重丧纪,期功相答效。
至或自解官,居忧立名教。
奈何今之人,母死不作孝。
舍尔苴绖制,有腼酒肉貌。
首丘死者狐,首山死者豹。
鲜民之不奔,曷月掩泉窖。
谁哉生厉阶,仕路巧腾踔。

杂诗二十首 其十九

(壬午)

东京厚风俗,士行本学校。

必先亲其亲,使民知则效。

于时重丧纪,期功相答效。

至或自解官,居忧立名教。

奈何今之人,母死不作孝。

舍尔苴绖制,有腼酒肉貌。

首丘死者狐,首山死者豹。

鲜民之不奔,曷月掩泉窖。

谁哉生厉阶,仕路巧腾踔。

注释:

东京:指北宋的东京(今河南开封)。风俗:风尚与习惯。土行:品行。本:本来。学校:指教化、教育。必先:必须首先。亲其亲:尊敬自己的长辈。使民:让人民。作:做。效:效法、效尤。于时:当时。丧纪:丧礼制度。期:周年。功:亲属。答效:相互仿效。解官:解除职务。居忧:守丧。立名教:建立良好的名声。作:做。腼(màn):同“漫”。酒肉貌:饮酒吃肉的面目。首丘:狐狸喜欢把头朝向洞穴,此处借指对父母尽孝。首山:豹子喜欢把头朝向山林。鲜:少。奔:逃窜。曷:何时。掩:遮盖,隐藏。厉阶:灾祸的原因。仕路:仕途。巧:聪明。腾踔(chuō ché):超脱,超越。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时期所写,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失望和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官场的不满和自己的理想追求。诗中通过对古代礼制的赞美和对现实社会的讽刺,表达了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性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