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岁漕粟,千里连舳舻。
上给宫府用,下充军国需。
以之实天庾,宁曰此缓图。
先生富才术,文与东马俱。
道山橐笔入,粉署含香趋。
单车采秦风,奉席盛群儒。
天子眷南顾,特借司转输。
荆襄汉沔间,土沃田膏腴。
岁或一不登,天下皆饥吁。
吾贤开济策,足使民困苏。
暇日登南楼,俯瞰赤栏湖。
武昌柳百万,翠色兼蘅芜。
临风兴不浅,高咏无时无。
岁晏一相送,欲别愁须臾。
南鱼北有雁,冀慰心烦纡。

【注释】

督储楚中:指在荆州征收粮食。

丁卯:指唐德宗贞元十四年(798)。

岁漕粟:每年运往京城的粮食。

上给宫府用,下充军国需:意思是朝廷供给官府费用,军队和国家需要。

天庾:天子仓库。

宁曰:宁可说。

缓图:不急于实行的计划。

先生:指叶参议。

道山:指隐居。

橐笔:指携带文房四宝。

粉署:指翰林院。含香趋:指入朝拜见皇帝。

司转输:主管转运粮草事务。

荆襄汉沔间:指长江流域一带。

土沃田膏腴:土地肥沃,庄稼生长得很好。

岁或一不登:有时一年的收成不好。

吾贤:我贤明的朋友。

开济策:开导济助的策略。

南楼:指诗人的住所。赤栏湖:在湖北武昌附近,又名樊湖。

武昌柳百万:指唐代诗人李白。

蘅芜:即蘅草,一种香草。这里用作人名。

岁晏一相送:年暮时相互告别。

南鱼北有雁:南方产鱼,北方有雁,指南北两地的特产不同。

冀慰心烦纡:希望安慰一下你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送行诗。诗人借送别友人之机,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鼓励。全诗风格沉郁、苍劲,感情真挚而深沉。

首联“国家岁漕粟,千里连舳舻”,写诗人对国家漕运的忧虑之情。漕运是国家重要的经济命脉,但诗人担心国家的漕运会受到影响,因为敌人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我国的漕运。“上给官府用,下充军国需”二句是说漕运物资可以供给官府的费用,也可以满足军队的需求。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

颔联“以之实天庾,宁曰此缓图。”的意思是说漕运物资充实国库,不能说是没有计划。诗人担心敌人的侵犯会使漕运中断,使国库空虚,因此他劝诫友人不要过分担忧,要积极准备应对敌人入侵的准备。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颈联“先生富才术,文与东马俱。”赞扬友人的才能和文采,与东方朔齐名。这两句是说友人才华横溢,文才出众,堪与古代名士并列。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

过阕“道山橐笔入,粉署含香趋”,意思是说朋友携带文房四宝入京,入朝拜见皇帝。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入京为官的喜悦之情。

尾联“暇日登南楼,俯瞰赤栏湖。武昌柳百万,翠色兼蘅芜”,意思是说空闲时登上南楼,俯瞰赤栏湖,那里的景色十分美丽。这一联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美好祝愿。

尾联“临风兴不浅,高咏无时无”,意思是说诗人和朋友站在风中,兴致很高,情不自禁地吟咏着诗句。这一联表现了诗人和朋友的友谊深厚。

尾联“岁晏一相送,欲别愁须臾。”“欲别”是将要分别的意思,“须臾”是很短的时间,意思是说到了分别的时刻,诗人不禁感到忧愁不已,但这种忧愁只是短暂的,很快就会过去的。这两句是说朋友即将分别,诗人虽然依依不舍,但他知道离别是必然的,因此并不过于感伤。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他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鼓励。诗人用典贴切,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