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予志名山,梦寐五老峰。
今兹远行迈,舟楫欣来逢。
中流望员阙,隐见金芙蓉。
空翠非一色,飞云渺千重。
历历涧中水,青青崖上松。
所嗟限于役,策杖谁相从。
空愁石梁在,缅怀虎溪踪。
岩栖不得遂,惆怅东林钟。

【解析】

本题考查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赏析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来分析。注意要读懂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舟中望庐山”的意思是:在船中远望那座庐山。“昔予志名山”的意思是:以前我立志登上那些著名的高山。“梦寐五老峰”的意思是:曾经梦想登上五老峰去。“今兹远行迈”的意思是:如今我正在远行。“舟楫欣来逢”的意思是:船儿也很高兴遇到我们。“中流望员阙”的意思是:在江水中远望那座山峰(庐山)。“隐见金芙蓉”的意思是: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像金色的芙蓉一样的山峰。“空翠非一色”的意思是:天空中的绿色不是一种颜色。“飞云渺千重”的意思是:飞动的白云有千层之多。“历历涧中水”的意思是:清晰的涧水流淌在山间。“青青崖上松”的意思是:青翠的山崖上的松树。“所嗟限于役”的意思是:可惜我被征召服役啊!“策杖谁相从”的意思是:拿着手杖谁来与我一同前去?“空愁石梁在”的意思是:空自忧愁石梁桥还在不在呢!“缅怀虎溪踪”的意思是:怀念着虎溪的踪迹。“岩栖不得遂”的意思是:只能寄情于深山之中了。

【答案】

【注释】

昔:过去;予:我;志:立下志愿;名山:有名的山;梦寐:梦中;五老峰:庐山的主峰;今兹:如今;远行:远赴他乡;迈:行进、行走;舟楫:船桨;中流:江中;遥望:远远地观看;员阙:山峰;隐见:隐约可见;金芙蓉:像金色的莲花一样;空翠:形容山上的景色色彩鲜明;一色:同一种色调;飞云:飘荡的云彩;渺:无边无际的样子;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涧水:山涧的水;涧中:山涧;青青:青葱的样子;崖上:山崖上;松柏:松树和柏树;所嗟:叹息;限于:受到限制;役:徭役;石梁:横跨两山之间的一座长桥;缅怀:思念;虎溪:即虎溪寺,是庐山的一个古寺,位于庐山东谷的山谷口,因南朝时陶渊明曾在此隐居而闻名。

译文:

从前我立志登上那些著名的高山,做梦也梦见五老峰的美景。如今我正在远行,船上的人很高兴看到我们。在江水中远望那座山峰(庐山),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像金色的莲花一样的山峰。天空中的绿色不是一种色调,飞动的白云有千层之多。清晰的涧水流淌在山间,青翠的山崖上的松树依旧挺拔。可惜我被征召服役啊!空自忧愁石梁桥还在不在呢!怀念着虎溪的踪迹。只能寄情于深山之中了。

赏析:“昔予志名山,梦寐五老峰。”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名山的向往,这既是他的志向,也是他的抱负。“今兹远行迈,舟楫欣来逢。”“今兹”指这一次,“舟楫欣来逢”说明诗人此次出行是非常高兴的,他乘船而行,与友人相遇,心情愉悦。“中流望员阙,隐见金芙蓉。”“员阙”指的是庐山,“隐见金芙蓉”则描绘了庐山如金芙蓉般的美景,令人陶醉。“空翠非一色,飞云渺千重。”“空翠”是指山中之雾气,“非一色”表明云雾缭绕,变化多端,“飞云”则是说云彩在空中自由飘荡,形态各异。“历历涧中水,青青崖上松。”这里的“历历”是指清晰地映照在水中,“青青”则是指山崖上的松树郁郁葱葱。“所嗟限于役,策杖谁相从?”这里诗人感叹自己身受征役之苦,无人相伴同行。“空愁石梁在,缅怀虎溪踪。”在这里,诗人表达了他对石梁桥的深切怀念之情。“岩栖不得遂”,意思是说只能在山中隐居,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