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飘山上云,决决沟中水。
居人语前除,行子夜中起。
揽衣候鸡鸣,束带复隐几。
上堂辞严亲,入室慰妻子。
戚戚对弟昆,依依向邻里。
临当掩柴扉,行复顾桑梓。
眷彼双飞鸿,徘徊不能已。
【注释】
(1)丙申:指唐玄宗天宝元年。
飘飘:云彩飘浮的样子。决决:水流激荡的样子。
前除:指墓地,也泛指坟墓。
行子:远行人,离家在外的游子。夜中起:夜间出发。
揽衣:撩起长袍。候鸡鸣:等待鸡叫报晓。
束带:系结衣带。复隐几:回到座位上。隐:藏。几:小桌。
严亲:尊长的亲人。
戚戚:忧愁不安的样子。弟昆:弟弟们。
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邻:邻居。
掩柴扉:关闭柴门。
顾桑梓:回头看故土。
眷彼:顾惜、牵挂那对。双飞鸿:双鹤飞翔。
徘徊不能已:徘徊留恋不已。
【赏析】
《录别》是唐代诗人李白在长安送别友人王昌龄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八句,以云水、坟墓、家室、故园为意象贯穿始终。表达了作者对亲友别离的深情厚意以及对家乡和故园的深深眷恋之意。
首联“飘飘山上云,决决沟中水”。写远行者乘舟过江,船帆高张,顺风而行。江面上飘荡着朵朵白云,江流湍急,波涛滚滚,一泻千里。这里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景图。
颔联“居人语前除,行子夜中起”,描写了离别的情景。诗人站在江边,望着远方的故乡,心中涌出无限思乡之情,不禁想起与朋友分别的场景。
颈联“揽衣候鸡鸣,束带复隐几”则表现了诗人对离别后生活的安排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撩起长袍,等待鸡叫报晓;回到座位上,系紧衣带;回到小桌旁,默默地坐着。这几句描写了离别后的孤独和寂寞,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尾联“上堂辞严亲,入室慰妻子”和“戚戚对弟昆,依依向邻里”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心情。他在告别父母时,心中充满了愧疚和不安;回到家中,又安慰妻子儿女,让他们安心生活。同时,他也关心邻里之间的和谐相处。
这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它不仅描绘了离别时的景物和心情,还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整首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