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果先秋熟,来禽也不如。
瑶光珠斗散,青简素王书。
瘦地翻宜嫁,柔条亦易舒。
最防黄雾塞,务使绿阴疏。
暑暍浆偏润,风吹粉未除。
丰肌须小摘,纤核乃中虚。
销夏吾乡好,分甘佛寺初。
曾留西子掐,当食转怜渠。
【注】
己丑:即元和九年(814)冬,柳宗元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而遭贬谪。
槜李:一种果名,这里指代作者所居之地。
来禽也不如:比喻自己的遭遇比来人更为不幸。
瑶光珠斗散:比喻文章辞藻华美。瑶光指月色,珠斗指珍珠,散指散落。
青简素王书:比喻文章简练朴素。青简指竹简,素王指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孔子。
瘦地翻宜嫁,柔条亦易舒:瘦地指瘠薄之地,翻宜嫁指适宜种植,柔条易舒指生长容易。
最防黄雾塞:黄雾指有害的瘴气。
务使绿阴疏:务使绿色植物稀疏。
暑暍浆偏润,风吹粉未除:暑炎热多,喝凉水偏滋润,风吹过,花瓣上的露珠没有消失。
丰肌须小摘,纤核乃中虚:丰满的肌肤必须细心采摘,细小的果实中间是空的。
销夏吾乡好,分甘佛寺初:消暑最好的地方在家乡,分享美味最好的地方在寺庙。
曾留西子掐,当食转怜渠:曾经留神观察西施如何掐取荷花莲子,品尝后感到惋惜。
【赏析】
这首诗作于被贬到柳州之时。柳宗元被贬时心情十分郁闷,所以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恶浊环境的厌恶之情。
首联“佳果先秋熟,来禽也不如”,诗人感叹美好的事物总是在别人之后才能成熟,就像秋天成熟的果实一样,其他鸟类的到来并不能超过它。诗人以物喻人,表达自己的感慨之情。
颔联“瑶光珠斗散,青简素王书”,诗人赞叹自己所写的文章如同天上的明珠、地上的珍珠般璀璨夺目,又如古代圣人孔子留下的经典之作。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豪感,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
颈联“瘦地翻宜嫁,柔条亦易舒”,诗人描绘了自己在恶劣环境中依然能够茁壮成长的情景。这里的“瘦地”指的是贫瘠的土地,象征着诗人所处的困境。而“柔条易舒”则表示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能够顽强地生长。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又表达了自己对逆境的乐观态度。
接下来五句“最防黄雾塞,务使绿阴疏;暑暍浆偏润,风吹粉未除”,诗人描述了自己在柳州遭受的恶劣气候和环境条件。这里的“黄雾”指的是当地的瘴气,对诗人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绿阴疏”则是形容自己所在的寺庙周围树木葱茏、遮天蔽日的景象,给人一种清凉之感。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环境的不满,又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丰肌须小摘,纤核乃中虚”和“销夏吾乡好,分甘佛寺初”,诗人抒发了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这里的“丰肌”指的是美丽的肌肤,“纤核”是指细小的果实,“中虚”则意味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又表达了他对在寺庙中度过夏天的满足感。
本诗通过描写自己在柳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对逆境的乐观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