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畔茭池水一洼,好编六枳作篱笆。
客来与乞平安竹,老去思栽顷刻花。
农丈人唯知避俗,村夫子更懒移家。
试添隔岸香茅屋,眼见南垞胜北垞。
下面是对《池上编篱偶成二首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 词语释义与诗句解读:
- 槐畔茭池水一洼:描述了池边环境,暗示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
- 好编六枳作篱笆:表达了诗人想要用六棵竹子编成篱笆,可能寓意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或对自然美景的保护。
- 客来与乞平安竹:客人到来时,诗人会向他索要一根平安竹,象征着对客人的关心和祝福。
- 老去思栽顷刻花:随着年纪的增长,诗人希望在晚年栽种一些花草,以慰藉岁月的流逝。
- 农丈人唯知避俗:这里的“农丈人”可能是指当地的农民,他们只知道躲避世俗的纷扰,而忽视了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 村夫子更懒移家:这里的“村夫子”可能是指在乡村里不太愿意迁移的学究或知识分子,他们可能更喜欢保持原地的生活方式。
- 试添隔岸香茅屋:诗人试图在自己的房子旁边添加一间香茅(一种草本植物,常用于烹饪或药用)制成的小屋,以此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眼见南垞胜北垞:通过对比南边的山丘和北边的山丘,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偏爱,认为南面的山丘更加美丽。
- 诗意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诗歌中的“客来与乞平安竹”和“老去思栽顷刻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的美好和对生活的感慨。
- “农丈人唯知避俗”和“村夫子更懒移家”两句揭示了当地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
- “试添隔岸香茅屋”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环境的珍视。
- “眼见南垞胜北垞”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赞赏。
《池上编篱偶成二首其一》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朱彝尊的诗歌风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