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处由来初地,会心都契法源。
岩悬水出嵌隙,路转人度松门。
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参。
忽坐壶中天半,下临万壑千岚。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
幽阒自彼无俗,山林于我有缘。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少林寺的五言律诗。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 “是处由来初地,会心都契法源。”:在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始于最初的起点,所有的心灵都能与佛法的根源相契合。
- “岩悬水出嵌隙,路转人度松门。”:山崖上的水从缝隙中流过,道路转弯使人通过松树形成的门。
- “少林名自少室,是一是二堪参。”:少林寺的名字来源于少室山,一、二是可以参悟的地方。
- “忽坐壶中天半,下临万壑千岚。”:忽然坐在壶中,仿佛身处天空之中,下方是连绵的山脉和层层叠叠的云雾。
- “俯仰似沾花雨,布施非为福田。”:俯仰之间仿佛置身于花瓣被雨水沾湿的景象,布施不是为了求得福田(佛教中的善果)。
- “幽阒自彼无俗,山林于我有缘。”:在深幽的地方没有世俗之纷扰,山林对我来说是有缘分的。
译文:
从最初的地方开始,所有的心灵都能与佛法根源相契合,
山崖上的水从缝隙中流过,道路转弯使人通过松树形成的门。
少林寺的名字来源于少室山,一、二是可以参悟的地方,
忽然坐在壶中,仿佛身处天空之中,下方是连绵的山脉和层层叠叠的云雾。
俯仰之间仿佛置身于花瓣被雨水沾湿的景象,布施不是为了求得福田,
在深幽的地方没有世俗之纷扰,山林对我来说是有缘分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少林寺的美丽景观和深远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也传达了对佛法的理解和领悟。诗中使用了一些象征和隐喻,如“壶中天”、“花雨”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禅宗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