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经,君臣之义。
贵戚异姓,同归一致。
与社稷共,逝将焉避。
孰丁其难,孰丁其易。
嗟哉斯人,遭殷之季。
罔为臣仆,先王献自。
披沥以陈,甘于殒弃。
五亩佳城,千秋弗坠。
夫子适周,载经柏隧。
早许三仁,讵惟四字。
过殷比干墓
天地之经,君臣之义。
贵戚异姓,同归一致。
与社稷共,逝将焉避。
孰丁其难,孰丁其易。
嗟哉斯人,遭殷之季。
罔为臣仆,先王献自。
披沥以陈,甘于殒弃。
五亩佳城,千秋弗坠。
夫子适周,载经柏隧。
早许三仁,讵惟四字。
注释:
- 天地之经:指天地的法则和秩序。
- 君臣之义:君臣之间的关系和义务。
- 贵戚异姓,同归一致:指贵族与普通百姓虽然出身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 与社稷共:与国家共存亡。
- 孰丁其难,孰丁其易:指谁会遇到困难,谁会遇到容易的事情。
- 嗟哉斯人,遭殷之季:叹息这个遭遇在商朝末年的人。
- 罔为臣仆,先王献自:没有成为臣子,而是先王所献。
- 披沥以陈:坦诚地诉说。
- 五亩佳城,千秋弗坠:五亩的土地,即使是千年也不会倒塌。
- 夫子适周,载经柏隧:孔子去周朝,途中经过柏树隧道。
- 早许三仁:早早地表示三个仁人的意愿。
- 讵惟四字:岂只是四个字。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殷代忠臣比干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比干忠诚、正直的形象以及对商朝末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乱的批判,表达了对古代忠臣的敬仰和对当时社会的忧虑。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