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已居高台更高,所为登台供旷揽。
可知知止竟谁能,以已度人生百感。
人硕天从,天且难供。
以一应万,凛乎九重。
高则毕照,物将弗遗。
水清无鱼,其言可思。
楚王三户,尚盟强台。
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旷揽台放歌,
山已居高台更高,所为登台供旷揽。
可知知止竟谁能,以已度人生百感。
人硕天从,天且难供。
以一应万,凛乎九重。
高则毕照,物将弗遗。
水清无鱼,其言可思。
楚王三户,尚盟强台。
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
翻译与注释
- 旷揽台放歌 - 在高处放声歌唱,表达对自然的无限感慨。
- 山已居高台更高 - 既然山已经很高,那更高的台就更显得突出。
- 可知知止竟谁能 - 知晓自然的道理(知止),但究竟谁能做到呢?表达了一种哲学上的困惑。
- 以已度人生百感 - 用自己来体会人生的各种情感。
- 人硕天从,天且难供 - 人的体积庞大,而天地之间又何尝能供给?表达了对宇宙的敬畏。
- 以一应万,凛乎九重 - 以一己之力应对万象,令人敬畏如九重天一般。
- 高则毕照,物将弗遗 - 事物越高越能被全面照亮,不会遗漏任何细节。
- 水清无鱼,其言可思 - 水清澈透明到连鱼都能看见,说明言论或真理清晰明了,人们能够思考。
- 楚王三户,尚盟强台 - 楚王仅凭三个门徒就能与强大的秦国订立盟约,显示了实力的重要性。
- 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 - 感叹能够一眼看到这么多东西,为自己来到这里感到羞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宇宙和人类智慧的理解。诗中多次使用“高”来比喻事物的极致,也强调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理解和把握世界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吁嗟图一览之,娱乎吾羞此来”反映了作者虽然身处高位却仍感到渺小和惭愧的心情,体现了他的谦虚和对学问的尊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豪迈之情,也有深沉之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