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
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
乘闲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
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
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
这首诗写于登四面云山亭子时,抒发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俯瞰四周,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自己的渺小。
第二句“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描绘了金山、黑山等名胜古迹在远处的景象,虽然它们位于山城之外,但依然让人感到它们的雄伟和壮观。
第三句“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表达了诗人对于夏天的热情和向往。他喜欢夏日的炎热,因为在这种环境下,可以听到凉爽的话语,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
第四句“乘闲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描绘了诗人骑马登临高处的情景,周围被浓厚的绿色覆盖,仿佛是一条盘绕着云雾的道路。
第五句“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表现了诗人在享受美景的同时,也关心他的仆人。他担心他们为了寻找合适的阴凉而劳累。
第六句“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描绘了诗人到达山顶后,头顶戴着斗笠,感受着天空之风拂面而过的情景。这里的“天风”指的是自然界的风,而“天䨑”则是指斗笠上的帽子。
第七句“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表现了诗人在观察大自然的变化时,时而看到阳光下的草树摇曳生姿,时而看到阴暗的阴影落在岩石之上。这些景象都在变化之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最后一句“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表明诗人已经领悟到了自然的规律和奥妙,因此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想要将这种情感通过诗歌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