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峰东峰总寒山,山之佳以多流泉。
吴人疏剔惯缀景,谁能一一分根源。
设云彼非此乃是,是谓执象求言诠。
寒山别墅适小憩,山鸟春花喜有缘。
就中修篁为最美,个个玉节临冰渊。
范家名园一墙隔,过门更不劳陟峦。
各有所长异眼界,总无些俗娱情田。
听雪之阁我予额,雪声雪色皆依然。
便拟聚星一再叠,兴寄非色非声间。
寒山千尺雪再叠旧作韵译文:在寒冷的山岭上,堆积着厚厚的白雪,仿佛是再次堆叠起旧诗。
注释:寒山:山名,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千尺雪:形容山峰高耸入云,积雪厚达千尺。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景画。诗人以寒山为背景,用“千尺雪”来形容其高耸入云、积雪深厚的特点,展现了山峰的雄伟壮观。同时,通过对“旧作”的描述,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又神秘的世界。
南峰东峰总寒山,山之佳以多流泉。
译文:南峰和东峰构成了整个寒山的主体,其美景在于众多的泉水不断流淌。
注释:寒山:山名,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梁弄镇。南峰和东峰:指寒山中最高的两座山峰。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和描绘,发现寒山之美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南峰和东峰构成了整个寒山的主体,它们巍峨挺拔、气势磅礴,给人以震撼和敬畏之感。而山上的流泉更是增添了几分灵动与生机。这些泉水从山石缝隙中涌出,汇成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这些美好的景色一一展现出来,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吴人疏剔惯缀景,谁能一一分根源?
译文:吴地的人擅长剪裁景物,他们习惯于将美景缀合成一幅幅画作。然而,又有谁能真正分清每一幅画的源头呢?
注释:吴地:泛指江南地区,包括现在的浙江、江苏、上海等地。疏剔:指细致入微地描绘景物。缀景:指将不同的景象组合在一起形成画作。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对江南地区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他不仅描述了湖面的波光粼粼、岸边的柳树垂丝,还描绘了江上的船帆摇曳、渔夫捕鱼的情景。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然而,诗人却提出一个问题:“谁能一一分根源?”这意味着在欣赏这些美景时,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美丽而忽略了其内在的文化底蕴。因此,诗人呼吁人们要深入挖掘这些美景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才能真正体会到江南水乡的魅力所在。
设云彼非此乃是,是谓执象求言诠。
译文:假设云不是这样,而是另外一种形态,这就是所谓的“执象求言诠”。
注释:设云:指假设某种情景或事物。彼非此乃是:意味着在观察事物时,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判断其是非曲直。这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旨在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执象求言诠:意为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来领悟其深层的道理。
赏析:《庄子·齐物论》中有一句话:“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物。”意思是说,事物之间没有固定不变的标准,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它们划分为“是”与“非”。同样,在这首诗中,诗人也表达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在观察事物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要轻易判断其是非曲直。这是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事物往往是复杂多变的,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信息就做出判断。此外,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来领悟其深层的道理也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
寒山别墅适小憩,山鸟春花喜有缘。
译文:在寒山别墅里我稍作休息,山鸟和春花似乎都对我投以喜爱的目光。
注释:别墅:指私人住宅,这里指寒山别墅。适:适合。小憩:稍微休息一下。山鸟和春花:指周围的山鸟和春天开放的花朵。喜有缘:表示它们对我的到来感到高兴和欢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寒山别墅中的惬意生活。诗人选择在这里休息片刻是因为这里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尘世的纷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周围的风景则更加衬托出这种宁静的氛围。山鸟和春花似乎是故意迎接他的,它们展翅飞翔、翩翩起舞,似乎在向他致意。这种和谐的生态环境使得诗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就中修篁为最美,个个玉节临冰渊。
译文:在这些修长的竹子中,最为优美的当属那一根根玉节般挺拔的竹子。它们生长在冰冷的深渊之上。
注释:修篁:指的是那些修长挺拔、笔直如竹的竹子,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质或美好的事物。玉节:形容竹子的节疤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临冰渊:意指这些竹子生长在冰冷的深渊之上。
赏析:这首诗进一步描绘了竹林的美丽景象。诗人选取了其中最美的一根竹子作为代表,将其比作玉节般挺拔的竹子,并形容它们的节疤犹如玉石般晶莹剔透。这种比喻使得竹子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和神圣。而生长在冰冷的深渊之上则暗示了竹子的生长环境虽然艰苦但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整首诗通过对竹林的描绘展示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境界。
范家名园一墙隔,过门更不劳陟峦。
译文:范家的花园相隔一堵墙,穿过大门后无需再攀登险峻的山冈。
注释:范家:指范姓人家,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邻居。名园:指美丽的花园。一墙隔:意味着花园与外界相隔一段距离。过门:穿过大门。陟峦:攀登险峻的山冈。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范家花园的美丽景色及其独特之处。由于花园与外界相隔一堵墙,使得外人无法轻易进入,从而形成了一种隐秘的氛围。而一旦穿过大门,人们就会立刻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这堵墙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将外面的喧嚣隔绝在外面,让人们能够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过门后,无需再攀登险峻的山冈就可以到达花园的入口,这样的设计既方便又安全。这种设计体现了古人对于园林空间布局的智慧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