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尾真宝藏,灵泗山根伏。
回回出乳窦,元气滋渗漉。
胚胎转天轮,鸿蒙运地轴。
夏凉却冬温,襟岳而带渎。
我来源上坐,首春清且淑。
四山叶尚黄,一川藻常绿。
信可鉴毛发,宁当论缨足。
缅怀子在处,千秋示理躅。
不称俗虑蠲,直可道心复。
【注释】
- 坐泗水源上作:坐在泗水源头的山丘上坐着。泗水,即泗河,发源于河南范县西南,东南流经山东诸城、济宁、滕州至微山湖入淮。
- 陪尾真宝藏(陪尾:山名,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北。真宝,指真正的珍宝,比喻高峻的山峰):指泰山。
- 灵泗山根伏:灵寿(在今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东)和泗水的山根相伏。
- 回回出乳窦(lì):回回,古国名。这里指泗水之滨。
- 元气滋渗漉:元气,指天地间生成万物的气。滋,养育。渗漉,渗透。
- 胚胎转天轮(tún):指大地。胚胎,初生的婴儿。
- 鸿蒙运地轴:指天地形成之初。鸿蒙,蒙气,指宇宙的原始状态。
- 夏凉却冬温:夏天凉爽,冬天温暖。
- 襟岳而带渎(dú):襟,衣襟。岳,山陵。带,环绕。渎,河流。
- 我来源上坐:我,诗人自指。源上坐,意即坐在山巅之上。
- 首春清且淑:指春天气候宜人。首春,春季之首。
- 四山叶尚黄:四周的山上树叶都还保持着黄色。
- 一川藻常绿:一条小河里的水草也始终保持着绿色。
- 信可鉴毛发,宁当论缨足:毛发和足都能映照见形,比喻事物有其本质。
- 缅怀子在处:指对孔子思想的怀念。子在,孔子在世时。
- 千秋示理躅(zhú):千秋万代都在演示孔子思想的道理。
- 不称俗虑蠲(juān):不随世俗的想法而去考虑问题。
- 直可道心复(fù):直接可以恢复人的本性。
【赏析】
《游泗台作》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共四句,每句七字,韵脚为平、上、去、入,音调悠扬。此诗写景抒情并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景合一。全诗结构严谨,脉络贯通,层次井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首联“陪尾真宝藏,灵泗山根伏”,“尾”指泰山。诗人以泰山为陪衬,突出泗水山根的崇高,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之情。第二联“回回出乳窦,元气滋渗漉”,“回回”,指泗水。诗人以泗水为依托,赞美泗水滋养万物,滋润万物。第三联“胚胎转天轮,鸿蒙运地轴”,“胚胎”,指大地。诗人以大地为依托,歌颂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第四联“夏凉却冬温,襟岳而带渎”,“襟”,衣襟。诗人用“襟岳”来比喻泗水环绕的泰山,用“带渎”来形容泗水的清澈。最后两联“我来源上坐,首春清且淑”,“源”,源头。诗人以源头为依托,表达出自己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四山叶尚黄,一川藻常绿”两句写泗河流域两岸的景色。诗人以“尚黄”与“常绿”相对,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
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例如,诗人将泗水比喻为“乳窦”(乳窦:指孔穴),将大地比喻为“天轮”(天轮:指天空),将大地的气魄比喻为“鸿蒙”(鸿蒙:指天空),将大地的美景比喻为“襟岳”和“带渎”,这些生动的比喻使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另外,诗人还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例如,“元气滋渗漉”、“胚胎转天轮”等句子中的“滋渗漉”、“转”,都是拟人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加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