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灾蠲常赋,赈期分次第。
轻重以为差,是皆有恒例。
污莱辟綦要,民力虞艰致。
牛具及籽种,借与俾勤艺。
且缓期以偿,无非为民计。
不期荐遇涝,后更较前剧。
斯宜曲加恩,概与豁免暨。
毋令侵蠹役,尤须督庸吏。
苏彼幸全民,体予如伤意。

【注释】

  1. 降旨:皇帝下令。
  2. 河南:地名,今河南省一带。
  3. 灾地民借:灾民向官府借粮的债务。
  4. 蠲(juān):免除赋税。
  5. 赈(zhèn)期:救济期限。
  6. 恒例:常法。
  7. 污莱:指荒地。
  8. 辟(pì):开垦。
  9. 牛具及籽种:耕牛和种子。
  10. 缓:延缓,推迟。
  11. 尤:特别。
  12. 体予如伤意:表示同情我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乾隆帝为免除河南灾民所欠田赋而作的诏令。它首先说明朝廷已经免除了河南灾区的赋税,并规定了赈济的时间顺序;其次说明救灾时对受灾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即根据灾害程度的不同,分别减免或征收田赋;第三句指出灾区人民在开垦荒地方面所遇到的困难;第四句说灾区民众因灾欠债,朝廷允许暂时不还债,以免他们因无法偿还而遭受更多的苦难;第五句说灾区民众欠债过多,朝廷决定给予豁免;第六句说灾区民众的困难,朝廷将予以特别的照顾;最后两句说朝廷将亲自关心灾民的生活,并对官吏进行督促,以使他们更加尽责。
    全诗表达了皇帝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之情,以及他对灾民的同情与支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