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三白涝,适当孟秋际。
撰辰早定期,雨中因启跸。
将谓偶行潦,跋涉何妨试。
南望云势重,齐豫早廑意。
由来才逾旬,方伯飞章至。
七月十七八,霪霖日夜继。
黄水处处涨,茭楗难为备。
遥堤不能容,子堰徒成弃。
初漫黑冈口,复漾时和驿。
侵寻及省城,五门填土闭。
乘鄣如戒严,为保庐舍计。
吁嗟此大灾,切切吾忧系。
言念此方民,饥荐臻往岁。
疏瀹命朝臣,救民不惜费。
近年颇获丰,甫得复元气。
而胡更遇涝,灾较前尤剧。
所幸河归槽,涨滩断流塈。
城郭庶无恙,佳音日夜跂。
其馀被水郡,谆谕勤周济。
前功不可废,朝中遣大吏。
轻车自成竹,为我苏殿屎。
启行值涂泞,仆从已多怼。
岂知北轻南,额手感天赐。
万方吾保赤,一饥已所致。
盈虚敢诿数,调燮惟增愧。

河南巡抚常钧奏报秋潦河涨漫溢大堤诸情形诗以志事

【注释】三白涝:指秋季的洪水灾害,俗称为”三白”。孟秋:农历九月,即阳历10月。撰辰:选择日期。早定期:”早”在这里是动词,意为提前计划。雨中:在下雨时。启跸:皇帝出行。将谓:以为。偶行潦:偶尔遇到洪水。跋涉:跋涉艰难。南望:面向南方。云势重:云层浓密。齐豫:指山东地区。早瞶意:早有忧虑。方伯:地方长官。飞章至:紧急上报朝廷。七月十七八:即农历七月十四日或十六日。霪霖:连绵不断的大雨。日夜继:昼夜不停。黄水:黄色的水。处处涨:到处都上涨。茭楗:竹桩、木桩等作为防浪的工具。遥堤:远处的堤坝。子堰:临时的堤坝。初漫黑冈口:刚开始淹没了黑冈口。复漾:再次泛滥。时和驿:地名,可能是受灾地区中的一个地名。侵寻:逐渐扩大。及省城:到达省城。五门填土闭:五个城门用土填满并封闭。乘鄣:防御工事。戒严:严密防守,防止敌人入侵。为保庐舍计:为了保护房屋而采取的措施。吁嗟:叹息。切切吾忧系:深深地担忧。言念:考虑。此方民:这里的百姓。饥荐臻:灾荒已经很严重。疏瀹:疏通河流,让水流畅通。命朝臣:命令朝廷大臣。救民不惜费:不惜钱财救助人民,不吝惜代价。近年颇获丰:近年来收获颇丰。甫得复元气:刚刚恢复了元气。胡更遇涝:却遇到了更大的洪水。所幸河归槽:幸好河水流回河道中。涨滩断流塈:使河床升高,阻断了河水流动。城郭庶无恙:城市城墙没有受到破坏。佳音日夜跂:好消息每天都在盼望。其馀被水郡:其余被淹的州县。谆谕勤周济:再三劝诫,尽力帮助。前功不可废:以前的努力不能放弃。朝中遣大吏:朝廷派遣大官来处理这件事。轻车自成竹:轻松自如地指挥军队。为我苏殿屎:为我解除困境。启行值涂泞:出发时正值泥泞不堪的道路。仆从已多怼:随从人员很多抱怨。岂知北轻南,额手感天赐:没想到南方天气这么晴朗,好像是上天赐予一样。万方吾保赤,一饥已所致:万方都是我所守护的地方,这次饥荒都是由我来造成的。盈虚敢诿数,调燮惟增愧:即使把盈虚之数推给他人,也只会增加自己的惭愧之情。

译文:《河南巡抚常钧奏报秋潦河涨漫溢大堤诸情形诗以志事》。这是一首七言古诗,作者通过描绘洪水灾害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决心。

赏析:这首诗是明朝嘉靖年间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杨慎的作品《升庵诗话》中的一篇。诗中通过对河南地区秋涝灾害的描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信心。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