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
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
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
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
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
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
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
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
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
这首诗是杨应琚在甘肃总督任上,因甘肃丰收而向皇帝奏报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陜(陕西)甘(甘肃)总督杨应琚奏报甘省丰收已定诗以志慰
陕甘总督杨应琚上奏说甘肃已经丰收,以此表示庆贺。这是为了安慰那些在战争和饥荒中受苦的人。甘凉称地瘠,民贫处穷边。
甘肃和宁夏地区土地贫瘠,人民生活困苦,他们生活在偏远的地区。前者用武际,适遭灾歉连。
以前在这里打仗的时候,恰好遇到了灾害和饥荒。这里的“武际”指战争时期,“用武”即用兵作战的意思。赈救不遗力,乃得运转旋。
政府不遗余力地进行赈济,使得百姓能够渡过难关,恢复正常生活。去岁实大收,今春麦获全。
去年确实是一个大丰收年,今年的春小麦也获得了全部的收成。方伯兹奏报,稔可定大田。
地方官员现在上奏报告,今年的收成非常丰沛,可以保证大规模的农田生产。额手为民庆,况无秋税牵。
我为此感到欣慰,因为今年没有遇到秋天的税收问题。元气庶因复,比户饱食眠。
希望人们的生活元气恢复,家家户户都能吃饱饭,安心入睡。幸哉大兵后,屡遇绥丰年。
幸运的是,经过战争之后,我们又经历了许多年的好时光。总荷皇天慈,于我何有焉。
感谢上天的仁慈,对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甘肃地区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同情。他描述了甘肃地区的贫困状况,以及在战争中遭受的困境和灾难。然而,他也表达了对丰收和安定生活的期待和喜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作为一个政治家和文人的双重身份,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人民的关爱。